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化搭台 产业唱戏 “文化+直播”赋能杨桃产业发展

      为展示云霄杨桃科技小院的科技成果和工作情况、宣传下河杨桃文化、推广介绍独具特色的下河农产品,提高下河杨桃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下河产业振兴发展。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建的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云霄县下河村云霄杨桃科技小院“爱农·兴农”实践队在福建农林大学朱朝枝教授与曾芳芳教授的带领下,在云霄县下河村开展云霄杨桃科技小院杨桃文化专场直播,以此介绍云霄杨桃科技小院,推介与弘扬下河杨桃文化,促进探索以杨桃文化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期进一步推进下河杨桃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下河村种植杨桃历史悠久,沉淀了深远的包含杨桃历史文化、传说文化、种植文化、药用营养文化和节庆文化等方面在内的杨桃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直播活动以“文化搭台 产业唱戏”为主题,以微信视频号为直播平台,从介绍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开始,以下河杨桃文化为讲述重点,同时推介以古码头、古驿站为代表的古盐务文化,以划龙舟、上刀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与以古宗庙、乡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下河特色文化和下河村特色农产品。实践队队员前期制作了宣传海报,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提前进行宣传预热,吸引不少网友关注。
      下午3时,专场直播在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准时开启。实践队队员从小院内展厅中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内容展开,阐述了实践队队名“爱农·兴农”的理念来源于总书记嘱托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这也是小院培养研究生的理念之一,同时简要介绍了科技小院的基本情况。之后,实践队队员从“古韵下河”、“下河杨桃”、“杨桃百科”与“绽放未来”四个部分对下河杨桃文化进行了初步介绍。在“古韵下河”部分,实践队队员重点介绍了下河村厚重的人文历史、优越的杨桃种植条件与悠久的杨桃种植历史;在“下河杨桃”部分,实践队队员从杨桃产业发展历程出发,讲解了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在杨桃种植技术创新与推进以杨桃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杨桃百科”部分,实践队队员对杨桃种类、杨桃分布、杨桃价值与杨桃文化进行重点讲解,耐心解答直播弹幕网友提问;在“绽放未来”部分,实践队队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下河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及下河杨桃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

      随后,实践队队员来到科技小院杨桃种植试验基地和科技小院古杨桃母树保护区实地直播展示,并与网友在直播间热情互动。在科技小院杨桃种植试验基地,实践队队员展示了杨桃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基地的果实套袋、果蝇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技术;杨桃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基地的大草原天然无公害有机肥料、科普展板等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杨桃种质资源引进与创新基地的香蜜杨桃、“红龙”杨桃等优良杨桃品种;杨桃产业农文旅融合展示基地的下河杨桃生态园、杨桃采摘节图片展示等农文旅融合成果。在科技小院古杨桃母树保护区,实践队队员在古树群中就“杨桃七兄弟”、“百年好合”、“四世同堂”等杨桃古树母树的历史传说、品种嫁接与树种保护向直播间网友一一介绍。
      直播过程中,面对网友如杨桃“四季开花,三季挂果”的特殊生长过程、杨桃怎么切好吃、科技小院工作日常等疑问,实践队队员热心解答。让网友对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和下河杨桃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短短50分钟里,直播观看总人数达到125人,喝彩次数高达1501次,为弘扬下河杨桃文化和聚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直播间内氛围活跃,在推介下河杨桃文化、展示杨桃科技小院成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时间:2023-07-14 作者:文/陈沁灵 唐宏 图/柯淋 许榕 李泽钜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关注:
  • 公益服务团队走进天门卢市小学
  • 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赋能公益志愿服务团队10名志愿者,来到天门市卢市镇卢市小学,开展2023年“希望家园”工程。服务
  • 07-14
  • 追溯文房雅趣,一览古韵风华
  • 追溯文房雅趣,一览古韵风华
  • 近日,“旌”彩漫呈——合肥工业大学赴旌德县“探寻乡村致富之路,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旌德县白地镇宣砚文化
  • 07-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