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大学生怀化市溆浦县7月7日电(通讯员张严)2023年7月5日-2023年7月11日,湖南工商大学“对话先烈,探寻革命足迹:致敬警予精神,做当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为例”望来路向新程队来到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溆浦是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的故乡。习近平主席曾说过:“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一是要加强科学保护。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因此,实践团队来到这里,从城南,城北,西湖口,万达以及学校等区域展开街头采访并邀请当地政府进行专访活动同时参观了警予纪念馆及其故居。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多年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值得歌颂的“英雄精神”,而党的重要领导人——向警予同志的精神亦是其中浓重的一笔。

图为留言墙上稚嫩的字体。 实践团队成员 李敏 供图
7月6日,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街头采访。听着当地居民关于向警予同志的问题的回答,他们都掷地有声的说:“向警予同志是我们的骄傲。”更有小孩在警予纪念馆的留言墙上歪歪扭扭的写道:“致敬英雄!我要考大学。”即使他的年纪小到能把考试的“考”写成孝顺的“孝”,即使他所懂得的最厉害的事情只有考上大学,他也仍然被向警予同志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实践团队成员从白天采访到夜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诉说着同一种情怀“向警予同志是他们的骄傲。”一位年过七旬的爷爷向我们表示,向警予同志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信仰和榜样。实践队队员走过“浮桥”——一座因新桥修建而临时搭建起来的浮在水面上的临时通行桥,看着飘扬的红旗,感受着这坐湘西小县城焕发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溆浦的红旗随处可见,似都在提醒溆浦人民红旗不止是在溆浦县,更要在溆浦人民的心中。

图为实践队员持警予文化衫与刘馆长(右四)合照。实践团队成员 李敏 供图
7月6日晚,实践队员进行采访时一位张女士热情的主动过来询问,她表示溆浦重视教育,更佩服大学生群体,政府更是如此,每年都向警予学校投入资金。张女士询问实践队队员她是否能够参与拍摄,同时又担心自己讲的不好为团队添麻烦,最终在成员们的鼓励下她兴奋的站在镜头前,积极的为我们分享警予精神以及向警予同志的故事。“这都是听老一辈讲的,传到我们这里时也模糊了,历史到底是怎样谁都不清楚。”历史的挖掘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7月7日上午,实践团队采访了宣传部副部长周红波部长,在政府部门工作了十多年将近二十年的周部长,他向我们介绍了向警予同志的一些突出贡献:和毛泽东同志等人共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文件,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等,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创办女校等,强调了其奉献和牺牲的先进革命精神。
周部长精确指出“警予精神”不像雷锋精神那样已经成为公认的“精神”,他表示溆浦政府有意愿将溆浦县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学习阵地,但此目标仍需一步步推进。目前溆浦政府对向警予同志的宣传工作主要落实以下方面:一是扩建更新警予纪念馆,利用向警予同志的故居和生平事迹等来引导教育学习;二是政府有意打造策划一场演绎向警予同志故事的大型目连戏,计划用古老的剧种宣传新时代的话题,将溆浦的特色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溆浦文化的发展;三是在教育方面着重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但在进一步推广警予精神方面,仍要加强警予故事、警予精神、警予事迹的挖掘,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发向警予同志的青年观尤其是对女性成长的影响。四是加强文旅产业的融合,带动溆浦的经济发展。下午警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实践团队成员,为大家讲述纪念馆举办的相关活动并赠送给实践队队员印有向警予同志头像的文化衫。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向警予同志的一生。实践团队成员 李敏 供图
7月8日,实践队队员以“青年大学习”的方式讲解警予精神的内涵拍摄了相关的宣传视频,由领学人:贺嘉鑫,王沁馨,钟昱婷分别在向警予纪念馆,警予学校,警予故居领学拍摄。警予学校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妇女领袖向警予同志1916年创办的“溆浦女校”,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女校旧址“文昌阁”至今成为一道校园里美丽的风景。实践成员在延续向警予同志故事的地方传递着警予精神的思想,让向警予同志的思想永不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