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寓意信仰,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祖国的山河、党的历史人物,革命战争年代的遗迹,都因“红色”而典藏了历史,凝聚成精神,沉淀成红色基因。为了追寻党的历史足迹,探索党的光荣事迹,学习党的伟大精神,6.22-6.25期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走访了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朱自清故居、曹起溍故居、扬州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
6月22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前往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并在此进行红色演讲宣传。

图为6月22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李红杰讲解江上青烈士生平。林雨晨供图。
6月23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来到朱自清故居。队员王静雯查阅到:朱自清在扬州有一处住地,就是梅花岭下的史公祠。辛亥前夕,其父病返扬州,借住祠中修养,少年朱自清相跟年余。耳濡目染,对史可法《复摄政王书》等五通遗书和《扬州十日记》耳熟能详,对其诗句“忠孝立身真富贵,文章行世大神仙”,“自学古贤修静节,唯煮野鹤识高清”,“千里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文章”,以及祠中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时局数残棋扬州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岭上冷艳伴孤忠”,铭记于心。
如此大忠大勇、高风亮节,对朱自清世界观和文学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公祠也成为他毕生依恋的精神家园。
参观了朱自清故居后,队员沈雨轩表示: 扬州的秀山丽水和文化土壤孕育了朱自清。朱自清文学成就和高风亮节,也给历史名城增添了光彩。
在扬州热闹的东关街上,藏着一个安静的纪念馆,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和中共泰州临时县委书记——曹起溍的故居。6月24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小分队来到这里,重温曹起溍烈士追求真理、建立组织、狱中斗争的先进事迹,一同感悟其舍身报国、英勇不屈的精神内涵。

图为6月24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李红杰、章一多、宗诚信在曹起溍故居合照。章一多供图。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6月25日下午,“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前往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纪念革命烈士活动,并参观了扬州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图为6月25日“红色文化·赓续扬州行”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成员参观扬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林雨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