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小分队返家乡志愿防疫工作正在进行

中国青年网常州8月20日电(通讯员 杨清松 薛居玲 张晓薇)。7月1号到7月15号期间,由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1日语二班的八名同学组成的防疫小分队在薛静老师的指导下在各自的家乡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考虑到疫情仍在肆虐,此次实践的主题为“”毅心移疫”,意在通过大家的实践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防疫小分队早在假期前便已时常关注疫情的进展,大部分成员在校期间就参与过学校的志愿者防疫工作,包括食堂,超市的例行站岗检查还有协助学校核酸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等。由于实践地点为各自的家乡,各个成员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不同。
  社区是基层管理的重要平台,更是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卡,实践队的部分成员走进社区助力防疫工作。7月3日至11日,实践队的几位成员在各自的社区参加了志愿者防疫活动,她们的工作主要是在社区做排查登记工作,给进出的人员测温,提醒佩戴口罩,检查健康码行程码,甚至包括社区消毒工作等。其中,成员杨同学家乡的疫情突发严峻,她所在的罗合社区进一步采取了紧急的防疫措施,杨同学除了每天帮忙测量体温,检查行程码健康码外,还需要作为社区助手,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追踪中高风险地区来社区人员的行动轨迹,通过电话联系督促他们配合做核酸、隔离等防疫措施,并且逐个登记排查。
社区工作人员向志愿者们介绍:“社区是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关卡,是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第一防线,所以必须要发挥社区在防控大局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工作事无巨细,层层把关,加强社区消杀工作,细致审查登记工作,夯实社区防线,才能实现社区低风险,零疫情。”正是因为成员们深知社区在基层防控的重要地位,所以才加入社区工作,做最基本的工作,打最硬的仗。
防控疫情除了要落实好防控措施之外,更要让防疫知识深入人心。防疫小分队的部分成员就参加了防疫知识宣传活动。在人来人往的公众场合,实践队成员们身穿志愿者特有的红色服饰,戴好口罩,或举着相关的宣传标牌,或是向人们分发防疫小手册,又或是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据成员们反映,宣传活动现场的群众多为老年人,他们平时的志愿宣传会更多地面向老年人群普及防控知识,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查健康码和核酸结果,如何关注官方防疫信息等。现场许多老年人在加深防疫知识的了解之后,纷纷对志愿者们的宣传工作表示了赞赏。
成员对此采访了志愿者组织的工作人员,团队负责人解释道:“大多数年轻人防疫意识都比较高,也会通过网络关注防疫信息,而老年人群体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相对薄弱,接受力不足,并且对手机电脑等科技工具不熟悉,疫情防控中对特殊群体特殊照顾,才算是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
疫情一日未被消灭,核酸检测工作就仍然需要随时进行。7月5号至7月15号期间,实践队的吴同学和张同学等几人志愿参与了核酸检测工作。参与核酸采样工作需要提前就具体操作流程做培训,实践队的几位成员经过认真学习并且观摩后才正式上岗。在核酸采样点的现场,经过培训的她们带着口罩并身穿防护服,一人扫码,一人则进行核酸采样。做核酸的人较多时,她们还需要帮助规整队伍的秩序,以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正常高效地进行。
实践活动进行的同时,防疫小分队决定利用网络进一步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小组成员们经过网络会议协商,分别从一些官方网站上引用转发了许多相关的防疫知识,防疫标语等,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向周围亲友普及疫情的严重性,配合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号召不信谣,不传谣。与此同时,成员们还加强宣传正确正规的新闻平台和准确的权威信息,引导大家从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的疫情信息,尽自己所能去深化群众对防疫工作的理解。
    暑期防疫工作已经结束,此次活动实践队成员们走进了社会多个不同的防疫岗位,在实践期间深化了对各地政府及社会各类组织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每个成员对此都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并且表示以后会更多地关心并参加社会防疫工作,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图为实践队成员张千韵在做防疫宣传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千韵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吴亚星在做核酸检测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亚星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张千韵在做核酸检测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千韵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徐子涵在做防疫信息调查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子涵 供图
 
时间:2022-09-04 作者:杨清松 薛居玲 张晓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