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齐鲁大地,感受古今博学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发扬以尊师重道、明礼求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家文化齐鲁行”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假期时间,于2022年7月3日到汶上县中都街道进行传统礼仪束脩礼的展演。通过再现古时学生拜师的场景,感悟其中蕴含着的浓浓尊师情,让那股对于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穿越千年浸润无数现代的学子,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
 
  展演典型传统礼仪
 
  伴随着轻柔如水的古乐《鹿鸣》,礼生行常揖礼尊请老师入场,引导老师面对学子站立。正衣冠,诵读《束脩告文》,献戒,执束脩,训诫,礼敬师儒。老师对学子的训诫,期望学子们一心向学,修习自身,明德立志。随着束脩礼步骤的有序进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千年前的中国。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教育也是人的素质教育,而礼为六艺之冠。束脩礼为先秦古礼之一,有着道德修身之意。代表着学生虚心求学的愿望。《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自述其求师艰难,但他路阻且进也。他说:“色俞恭,礼俞敬,不敢出一言以复”。这足以看出古人对老师是多么恭敬,而束脩礼便是学生在问师求学之路最开始表明自己恭敬态度的重要方式。束脩礼正式开始前,队员们按照古代礼制正确穿戴儒服,严谨认真地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展演时,实践队员们身着汉服,行古礼,展示了古时学子求学拜师的全过程。束脩是初入学的学子向老师赠予的见面礼,束脩礼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拜师礼。通过束脩礼,师徒关系在双方之间正式确立。在古代,束脩礼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规制传达了深刻的尚学崇师思想。在当下仍然弘扬这种礼仪,是在向尚学尚师精神致敬与传播。伴随着宣赞庄严洪亮的声音,扮演师傅、宣赞、学子、侍者的队员各居其位,依次进行正衣冠、诵读《束脩告文》、献戒、执束脩、训诫、礼敬师儒等礼仪环节。
 
  问卷调查促理解
 
  展演结束后,身着古典儒服的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等多重形式,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的普及程度以及在人们了解儒家文化的途径。通过不同形式的探访,队员们纷纷感受到儒家传统礼仪以及文化存在普及面小、影响度较低等现状。但大多数群众对此次束脩礼展演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知识。通过队员们的努力,团队收集到了人们心中所认为的能够普及儒家文化的方法途径,对儒家文化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本次展演的进行使儒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扩大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加深了人们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思考,提升了文化自信。同时展演的互动性,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使更多人了解并传承优秀儒家文化,让优秀儒家文化扎根于群众的土壤。实践队员们也纷纷表示,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对儒家文化的热情,希望在未来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传播弘扬优秀的儒家文化,用行动证明活动的价值,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融合传承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让儒家文化深入更多更广泛的人群。
 
  “儒家文化齐鲁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需要相契合,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次展演的进行使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尊师重道精神的传承,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加深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提升了文化自信。走在齐鲁文化的大地上,脚下的泥土、呼吸的空气,似乎都带着一种儒家文化特有的味道。儒家文化便是这样,代代传承,行走齐鲁千年。实践队员们也从实践过程中得出宝贵经验,真正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使实践团队得到真正的锻炼,为今后更好、更广泛地传播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奠定基础。
时间:2022-09-04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刘潇阳 来源:刘潇阳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