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革命史馆,领悟革命精神

摘要:
研究目的:了解革命故事,领悟革命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
方法: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编写报告
结果: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有信心,提高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结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危险面前各民族定会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克服所有的困难
团队名称:赴山东泰安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服务团队
实践时间:2022年7月18号
时间地点:泰安革命史展览馆
实践人员:王旭 李萍 王璠 刘爽爽 宋建林
正文:
实践过程:
       我们团队一行人下午两点完成集合,准备去泰安烈士陵园革命史馆进行参观学习,重温那段艰苦但充满斗争精神的岁月,能够了解到革命故事,学习到革命精神,在把我们所知道的革命故事和精神传递
再往深处走,一座烈士的纪念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我注视着这座纪念碑,感觉可以给我带来给我们身边的人使我们此行最大的目的和意义。
        当我们进入到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我首先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很多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在烈士陵园里奔跑着,玩耍着,并且伴随着阵阵爽朗的笑声,我也被面前的景象感动了,我们心里在想,多年前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们,不就是为了后代子孙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吗?那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们,听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想必也是十分欣慰吧。
平静的力量,总感觉里面的烈士们也同样在注视着我们,注视着他们当年想要为之保护奋斗的人。这座雄伟的纪念碑,感觉可以给人以精神的力量,让我们有排除万难的信念,同时也像一座黑夜里面的灯塔,可以在漆黑的道路中指明人生的方向。
       在对纪念碑行完注目礼之后,我们一行人进入了泰安革命史展览馆。
       在革命史展览馆中,有很多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以时间顺序依次摆放在展览馆中。展览内容有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泰汶星火、抗战壮歌、解放风云、光耀泰山四部分。通过文字介绍和文物展览让我们更加了解到了泰安党组织的建立,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与泰西抗日武装起义,让我们意识到了在我们所站在的土地上,曾经也有一批不甘于被奴役,不甘于屈服的灵魂,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敢于与残酷的日本侵略者作斗争,安静地摆放在展览台上的革命文物,安静地诉说着他们曾经的光荣事迹,在解放战争期间,同样涌现了一大批为了民族解放而献身的革命烈士,让我们意识到了,在中国这片充满历史文化的土地上,每个时间段,每个地点,都会有拥有爱国之心的志士,当然也就会有为了祖国献出生命的烈士,也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原因。在听讲解员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对泰安这片革命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处在泰安的共产党人不惧敌人,英勇斗争,先后建立了泰山、泰西两大革命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在那段艰苦卓绝且危险重重的岁月里,泰安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光明,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摆放在场馆里面的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仿佛在亲口向我们诉说着那段炮火纷飞的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但是充满斗争的岁月。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英名与徂徕山并存的革命烈士洪涛的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洪涛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受尽了苦不堪言的压迫与剥削。在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中,参加了赣东北苏维埃运动。1928年春,参加了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洪涛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九军团第七团团长,暂编师代理师长。长征中,洪涛参加了巧渡金沙江等多次战斗,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煮皮带等艰苦磨炼。1935年8月,红九军团改为红三十二军,任第七团团长,到达陕北,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12月底,洪涛受党中央派遣,由延安到山东省委工作,任省委委员。1938年1月,参与领导了起义。后组建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支队司令员。
                   图表 1 作者:刘爽爽 图为革命烈士使用过的手枪
        随后,洪涛率北路军,攻克莱芜城,设立八路军驻莱办事处。后挥师北上,以莲花山为根据地,在淄博地区会合其他抗日武装,在三个月将部队扩大为两个集团,引起国民党顽固派恐慌,取缔了八路军驻莱办事处。为此,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反击莱芜的顽固派部队,俘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救出我方被捕人员。第四支队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任师长。1938年5月初,国民党别动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从四面八方调兵遣将,准备再度攻打莱芜城,企图消灭我抗日游击队。为避免“摩擦”,第一师撤至鲁西镇,但敌仍尾随追击,洪涛遂率部以三个团兵力进行反击,经过三昼夜的激烈战斗,把国民党顽军大小十个团打得一败涂地,迫使顽固派停火谈判。此时,洪涛已重病缠身,反秦战役胜利结束后,洪涛的病情更加恶化,5月8日,病逝于徂徕山圈里村。
消息传到各部队时,全体指战员悲痛万分,个个泪流满面,有的止不住放声痛哭。圈里和附近村庄的群众,听到洪涛司令员逝世的消息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为寄托党和人民对洪涛的哀思,支部党委、全体指战员和附近村庄的群众近3000人在泰安县上庄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家深切缅怀洪涛为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的创建立下的不朽功绩。洪涛为了我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仅26岁的生命,永远长眠在了烈士陵园中。让我们印象深刻。除了洪涛烈士之外,还有无数的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永远守护着我们。
         除了洪涛烈士的故事,讲解员们还为我们讲解了米英俊烈士的故事,七七事变后,他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返回家乡建立了回民抗日游击队,率领着回民同胞们英勇作战。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屹立不倒,面对困难时,各民族同胞们可以团结一心,共克强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941年,在攻打长清县孙家庄据点的战斗中,他组织敢死队,发挥夜战优势,为攻克守敌立了大功。战后,受到司令员的高度赞扬,并授予回民连“夜老虎连”光荣称号。
        1942年,米英俊率回民连,连续攻克鲁西一带多处日军据点,令敌人闻风丧胆。
        1943年7月, 米英俊调任肥城县大队副大队长。 10月, 在长清县土屋山口反“扫荡”突围时,壮烈牺牲。米英俊烈士牺牲后,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生前带领的回民支队,命名为米英俊支队。米英俊烈士的故事让我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对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奋斗的各民族战士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在讲解员讲述的过程中,最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还是那面刻满了烈士名字的墙,烈士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刻在了墙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家庭。当年他们家中或许还有父母,或许还有妻子,或许还有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贪图一时安稳的生活,他们知道只有战胜日本侵略者他们所有人才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于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他们牺牲了,无法见到他们的家人了,却为我们换来了现如今幸福的生活。这一面写满烈士的墙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能被打败的,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内都有一颗积极反抗的心,我们是不会被任何民族所奴役的。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一定要承继先烈的意志,努力奋斗,报效国家,不让先烈们的血白流。

图表 2 作者:王旭 刻满烈士名字的墙

       从烈士陵园出来后,我们收获良多,我们把我们所听到的少为人知的革命故事,都写成文字整理出来,向周边的人们积极宣讲,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革命故事,领悟革命精神,以积极的态度更好地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实践感受: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每一个都收获了很多,我们既对当年我国遭遇的那段历史感到愤慨,又对战士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意志感到敬佩。在这个新时代,我们也要学习革命战士们的尊重精神和意志,遇到苦难不放弃,勇敢地克服困难。还有,我们要好好珍惜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时代,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让烈士们的血白流。

图表 3 作者:宋健林 此为活动结束后的合影留念
 
 
时间:2022-09-01 作者:王旭 来源:查阅资料 关注:
  • 胡里山炮台
  •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在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营养,走向未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
  • 09-01
  • 学党史,讲红色故事
  • 学党史,讲红色故事
  • 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学习随身听实践团前往甘肃天水进行实践学习。
  • 09-0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