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平凡之迹,展青年之志——中劳学子前往基层体悟劳动价值

如今,口罩、核酸检测、行程码依旧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很多的劳动者在这一时刻仍坚守岗位、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为了挖掘劳动榜样、感受劳动价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知行合一,劳育青春”团队的成员聚焦基层,自2022年8月10日起,在各自家乡进行了实践活动。

深感真做——致敬平凡“打工人”

团队成员周家唐走进超市,先后体验了售货、收银、整理货物的工作。收银工作很是需细心和耐心,稍有马虎就可能造成财产的损失;整理货物工作又很是考验体力和定力,从早到晚需工作十个小时。用她的话说:“从前买东西只觉得超市工作者的工作没什么难度,切身体验后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手忙脚乱’和‘腰酸背疼’”。

走进社区—— 感受基层“烟火气”

团队成员缪熠羽在社区登记返乡人员信息,她根据无为县市区外地来返芜人员摸排信息表,依次询问对方是否返芜、返芜时间以及返芜后的居住地并记录,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考验了工作的细心、耐心和严谨程度;成员丁佳仪在社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扫描健康码、协助群众顺利进行核酸检测;成员孙丝雨跟随社区人员来到村庄中清理山堆、来到田间完成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往日里,我们只知道社区人员关照我们生活的大事小情,却不知他们的工作是如此的繁琐和不易,这不禁让我们对社区人员多了一份理解和敬佩。


志愿服务——收获深厚“使命感”

团队成员董洁在兰州洽谈会上做志愿者,体验了接待礼宾的工作,她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不仅仅收获了独特的劳动经历,而且这次实践提升了自身的劳动素养,更是充分理解了“学思践悟,躬身笃行”的深刻含义。

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次实践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识到劳动是战胜困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源泉。以青年活力,育劳动青春,青年的活力不减,劳动的价值也将长存!

时间:2022-08-31 作者:孙丝雨 来源:孙丝雨 关注:
  • 垃圾分类齐参与,共创美丽新城市
  • 为了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践行“两山”理论,守护生态城市,为此,8月4日,矿大学子何雨卿在河北沧州对垃圾
  • 08-31
  • 郑大学子三下乡:忆往昔·立当下·迎未来——党史峥嵘,时代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