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的救赎

    土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赖以生存最根本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的大力发展,相关地区的土地也不可置否地遭到破坏。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踊跃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深入了解土壤修复相关情况,队长杨璐宇组建了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土壤修复调研团,前往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某地进行调研并参与土壤修复。
    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土壤修复调研团由杨璐宇带领,陈诗宇、朱宁远老师指导,宦靖、傅俊杰、李彦周、张文扬、陆阳、樊明宇、马烨等作为队员,于8月10日上午出发前往江苏省泰兴市某工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达实践地点后,调研团首先采访了此次土地修复项目的负责人,了解了工程的基本情况:该地块部分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混填情况,填埋的红色固体成分主要为某公司硫酸项目中用硫铁矿生产硫酸后遗留的硫铁矿渣,其填埋特点为分布广、体量大,填埋时间较长,导致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根据“环境调查报告”,本应急处置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场地污染土壤的处理和填埋工业固体废物的清理与处置。经了解,土壤污染面积约5025m2,体积约11081m3,处置量约20389t。工业固体废物面积约为8454m2,固体废物埋深分布约0~1.5 m ,其厚度约为1~3m,体积约为14193m3,处理量约为26967t。
    随后,在项目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当下土地修复分为三个标段工程。其中二标段已基本完成,一标段基本情况已经摸查清楚正在修复中,而三标段正在挖掘、勘探中,具体土壤修复操作方案还需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再做定夺。
在八月十日了解土地污染基本情况后,调研团于第二天八月十一又开始了第二天新的活动。调研团成员由杨璐宇带领,前往土地修复工地进行现场调研。在第一天活动的基础上,开始更加深入的调查。主要是现场环境调查和土壤的取样和观察。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土地修复施工现场并进行土壤取样工作。现场正在进行挖掘填埋工作。
    队员们在现场工作人员地指导下,在土地修复处进行三种土壤的取样。按如下图片依次为:含砷的一般固废、硫铁矿渣、无污染回填土。
    随后,队长杨璐宇将三袋土壤样本带回,准备后续联系当地实验室进行化学元素的精准测量。
    在实地走访途中,调研团还遇到了劳模李兴璀,并诚挚邀请他向我们介绍工地的基本状况以及修复现状。
调研团了解到,土地修复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因为其中不可控因素很多。比方说,地下水的环境很可能随着雨水的汇入而改变;修复手段可能会随着填埋物的种类不同而改变等等。随后,调研团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感受对他进行了采访。
       八月十二日,调研团将前一天所取的土样送去当地生态环境监测局化验。因为当地实验条件较为简陋,还采取较为落后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所以调研团只简单测定了土壤中铅元素的含量,其余各指标将寄往上海相关检测公司后监测。土壤加酸后浸出土壤提取液,随后取液加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石墨燃烧的过程中,电脑绘制相关曲线。
       八月十三日,调研团分为两组,进行关于土壤修复的采访调查。一组由宦靖带队,在城市走访调查;另一组由陆阳带队,在乡村走访调查。两组队员设计的问题因地点不同而形成差异。在收集数份采访报告后,队员们整理总结,并撰写报告,为后期所用。
调研团于八月十四日又开始了最后一天的新活动。此次,调研团准备基于前几天的调查,向社区群众进行宣讲。队员们于下午两点在姚王社区集合,队员樊明宇开始向社区的人们开始普及土壤污染的常识,并分享了前几天的实地土壤修复的经历。
随后调研团成员在街区里分发传单,向街区群众其科普土壤修复相关知识,并提出一些切实且简单可行的保护方法。
此次宣讲,群众反映热烈,效果显著,超出调研团原本预期。
时间:2022-08-29 作者:马烨 来源:河海大学 关注:
  • 北京科技大学缘自语安实践团怀安分队:惟愿以我所有,弥你所
  • 石工院“三下乡”赴古城红色文化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
  • 投身基层 寻梦南疆的青年学子
  • 7月1日,塔里木大学“青春向我,梦起南疆”社会实践团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各个连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场部及
  • 08-30
  • 海大学子三下乡:新起点,新征程,山海青马在行动
  • 多彩实践学党史 长征精神伴我行
  • 2022年8月6日和7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红色宣讲团的成员在指导老师刘小红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道的槎龙社区,
  • 08-29
  • 纵观百年史,奋斗中国梦 ——走进江汉关博物馆
  • 南杉豫见今夏支教队举行开营仪式
  • 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杉支教团豫见今夏支教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吕沟学校展开暑期支教活动。支教队全体成员在吕沟
  • 08-29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