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蜀山烈士陵园,追革命先驱之魂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知所从来,方悟其道”。炎炎夏日徂,又逢一年三下乡。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追忆红色革命精神,6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以辩映思,探寻红色庐州”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安徽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实地考察,并以“景点历史沿革”,“聆听多元声音”和“悼念缅怀先烈”三个主要环节为枢纽继承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景点风貌,溯陵园红色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红色历史是共产党人和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队员们在景点入口处留下宝贵合影,在完成体温监测和防疫相关的信息登记后,队长张鹏博带领队员们有序进入蜀山烈士陵园——砎石累累,两侧是静默的松林,风过留声,松涛阵阵,艳阳高照,正气浩然。
在与园内相关工作人员沟通之后,实践队员驻足在蜀山脚下,聆听景点介绍:蜀山烈士陵园每年接待参观者达20万,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鼓舞作用。侧门旁竖立的音响宣传着蜀山陵园的历史和长眠于此的革命伟人,广播中播放着那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和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在平静的叙说中跨越着厚重的岁月,在肩膀上扛起一份责任。
队员们认真学习党史党风,静静聆听园内红色教育,并由相关队员做好记录和总结性工作,将爱国主义精神扎根于心底,让自身之魂与革命先驱之魂靠的更近,让红色革命文化代代相传。
 
实地采访,听各方多元之言
多闻者知,距谏者塞。关注红色文化的影响和各方态度亦是本次调研实践任务的重要部分。在蜀山陵园实地寻访中,团队收集多元声音,组织采访了沿途游客和工作人员。
队长张鹏博率先垂范,和一名刚结束中考的少年进行沟通,以“为什么会在酷暑时期坚持前来悼念”和“在结束后之后有何感想”等问题出发,对其进行采访。受访者较为青涩,面对镜头稍显腼腆,表示炎热的天气不是阻碍他悼念先烈的理由。他强调实地采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眼前之景着实荡涤了他纷乱的内心。
队员们在此次采访结束后进行了集中总结。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中之重,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前往烈士陵园,足以彰显出蜀山烈士陵园强大的影响力及红色革命精神伟大的生命力。
随后,队员姚小娴也对景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交流过程中,身为共产党员,他告诉队员们作为时代的接班人需要多读党史,多阅读红色著作。和平年代下的青年应当抓住历史的机遇,切实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理想信念。此之谓把握当下守初心。
通过这次对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受访者的观点收集,团队成员切实明晰了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确定了新时代下青年思想发展道路的方向,实为一份宝贵的资料记录。
 
集体悼念,怀先烈气魄雄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过蜀山陵园基地的红色教育和路人采访之后,团队一行人集体前往悼念区以表哀思。正值午时,抬头则是与大地垂直的烈日,郁郁葱葱的松林分布于台阶两侧,无言地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英雄。
队伍一行人正一步一缓,沿着石阶前迈。酷热的天气浸湿了队员们的前心后背,可大家的目光却愈加坚定,一步一个脚印,有序向悼念广场前进。随着台阶延伸到尽头,一行人来到了悼念区,两侧是烈士事迹纪念馆。
队员柯广阳表示,我们走完的是百米台阶,可历史走完的是动荡年代。正前方矗立着一块巨型的大理石,金色的“江淮英烈永垂不朽”赫然在目,石板上浮刻着英雄的面容,是羸弱群众的苦难,更是江淮先烈的斗争。在和负责悼念管理的工作人员沟通后,队员们在纪念碑前为先烈悼念,低头默哀,神情肃穆。祭扫陵园结束之后,众人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并对今天的实践做好工作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此之谓展望明日新征程。
红色教育即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停留于书本和课堂的教育远远不够深刻,此次团队通过转化教育的方式,注重实践的体验,将红色精神的传统传播方式融于线下之旅。
“以辩映思,探寻红色庐州”暑期实践团队的旅程才刚刚启程,团队成员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好后续的红色庐州文化调研工作,在实践中干出实际成果,让每一步走的踏踏实实。
时间:2022-08-29 作者:姚煦炜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关注:
  • 调研访谈 |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镇郭塔完全小学
  •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源源不断”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华能江苏清洁能源分公司,通过采访和参观,探索风电行业的现状。
  • 08-29
  • 安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激荡少年热血
  • 郑大学子三下乡:深入红色革命教育,传承百年党史精神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