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油三下乡:云调研住房适老化情况,关爱老年人口生活质量
多彩大学生网哈尔滨7月21日电(通讯员 段禹行) 为了能够更好的关爱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啊对对对实践队,于2022年7月15日开始了以老年人口的居住安排的云调研,对于调研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并提出提高改进住房适老化的方案,致力于为老年人口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在7月18日,啊对对对实践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了解,了解后发现在全国人口普查下,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意味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社会对于老年人口的适老化程度还不够高。不禁让人感慨,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并且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导致老年人口的规模扩大、比例上升,高龄化的特征变得更加显著。在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养老方面的居住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
啊对对对实践队紧跟时代,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手段进行线上云调研,设计问卷调查老年人口的现今居住情况。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的老年人群的居住情况为独居,并没有选择与子女一同居住。
(图为调研结果统计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段禹行 供)
实践队队长段禹行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更深入的探寻,找到了独居老人—陈奶奶进行了电话连线。
陈奶奶说道“年纪大了,身体和思维都不如年轻时候,选择独居是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不希望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作息和一些生活理念都与年轻人不同,和子女一起居住可能会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在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成为主流,老年人独居成为一种主流现象,但是在这种现象背后的安全隐患更让国人提高警惕,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图为采访陈奶奶的照片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段禹行 摄)
啊对对对实践队队员们根据云调研的结果,进行了讨论,针对大部分老年人独居这一情况,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老年人独居的安全保障以及提高住房的舒适程度。
“我们这里的乡亲邻里都是像我这样的老一辈人”陈奶奶说着,“大家其实生活的也挺高兴的,就是只在某一些方面上不太方便,一些便民服务也没有真正方便到我们老人,我们老一辈的需求也没有很复杂,一个就是让我们能生活的更加安全,另一个就是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为了清楚认识到老年人真正的住房需求,得到更加真实准确的答案,啊对对对实践队再次采取云调研的方式进行调查,力争真正满足老年人群的居住需求,营造一个适老化程度高的居住环境。
调查结果如下:适合老年人口的安全设施、医疗服务配置、居住社区及周边活动场所或设施的配置、适老化居住环境。
陈奶奶针对老年人口需要的安全设施进行了回答,“要说我们需要的安全设施,无非就是几种,一个是能够防止摔倒的设施,人老了身体素质不似从前,经不起摔打;再来就是呼救的设施,我听说了很多老人独居发生意外但是很久没有人发现;最重要的还有需要一些上门的服务,上门的医生或者可以把药送上门的服务。”
7月23日,经过实践队的整理,老年人口需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三大类,其一、适老化住房中要配有防滑地面;其二、适老化住房内可以安装一些扶手,让老年人可以通过扶手借力;其三、适老化住房中需要安装紧急呼救系统。
在了解了老年人群对于居住环境的真正需求后,实践队的成员7月25日进行线上会议,商讨得出了一种新的适老化居住模式——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当今社会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社区养老是指在各个城区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的养老服务中心,以家庭为主,社区为辅的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口不再是住在养老院的床位上,而是住在自己家里。这种社区养老的模式就避免了过去经常发生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受到不公待遇、老年人在养老院中无人问津的悲惨遭遇。让老年人口住在自己家中,无论是在生活的方便性上,还是在心理健康的方面都是利大于弊的。
(图为实践队线上会议照片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段禹行供)
7月26日,啊对对对实践队将讨论结果进行了整理,将结果与调查的独居老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独居老人陈奶奶对于实践队的成果表示十分满意,陈奶奶说道“这种方式确实很好,我们老年人需要的大部分都满足了,真希望早日能够在这种社区养老。”社区化养老模式以及适老化房屋的设想满足了独居老人和大部分老年人口的住房幻想,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了更好的安全保障,更希望这种模式早日能够真正应用于社会。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龄化特征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带来挑战。因此,需要构建覆盖住宅、室外环境、社区配套三个层面的软性、硬性环境建设,以改善老年人现有的居住条件,营造良好的适老化居住氛围。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在无法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能做的只有去适应环境,可以在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下,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让老年人口生活能够更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