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兼公益,寻古向来途——西至哈至教育计划踏进尧乎尔热土

昨夜宿祁连,今日过酒泉。阳关万里梦,今宵诉隔年。2022年7月15日,兰州大学西至哈至暑期实践团队奔赴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以夏令营为主要形式的为期21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黄泥堡裕固族乡这片尧乎尔热土无疑为我们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留下了青云并绕的独特记忆。
(团队合照。)
西望玉关,初见酒泉
胡娇饮马八千里,胡雏马惊沙尘起,从兰州到酒泉,再抵达黄泥堡裕固族乡,将近10小时的火车,一个多小时的大巴,队员们终于抵达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并于7月16日正式开始了实践活动。
本团队是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社团下暑期实践队伍里的一支,此次实践奔赴全国唯一的裕固族乡镇——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惠乐民童”暑期夏令营活动。我们针对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裕固族,以其极具魅力、别具一格的特色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当地裕固族青少年和社区居民为主体展开实践,主要聚焦惠民乐童这一大主题,以春风化雨的姿态将传统裕固文化融入乡土课堂,以蕙心兰质的内核鼓励青少年自觉担当裕固文化传播的使命。
文体并重,多彩支教
西拉裕固尔,豪情奶味香;文学传族志,魂魄舞天光。此次暑期夏令营的第一第二板块是西拉玉固尔文化教育课堂和西至哈至劳动实践工坊,以裕固族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类课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夜。古老的裕固土地在无声中诉说着自身苍茫,西拉玉固尔文化教育课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从民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神话故事以及民歌民谣等多个方面绘声绘色地向裕固族小朋友们讲述裕固历史,带领小朋友们探索裕固文化之光。而在西至哈至劳动实践工坊这一板块中,队员们以民族服饰文化为切入点,以裁画裕固小人像、捏粘土红缨帽、排练神话剧、绘制民族迁徙路线图、参观裕固族特色文化墙绘、民族刺绣手工实操等等为形式,将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承寓教于乐。课程结合,线上线下齐发展;文化教育,智慧课堂多形式;手工实践,小小工匠巧夺天;神话排练,死生玉剑远流长……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退休老教师,也是酒泉市唯一的裕固族语言老师——安翠花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古老神秘的裕固族语言,传唱裕固族民歌民谣,小朋友们沉醉其中,为之着迷。在二十余天的相处中,队员和黄泥堡裕固族乡的小朋友们建立深厚而真挚的情谊,也感受到了古老陇原大地上的苍莽岁月。实践虽已过,知是九重来。裕固千里梦,彩花千数情!

(小朋友们在课堂上制作纸杯传声筒。)
 
万里情思,原乡探寻
除了主线任务支教之外,队员也走访了当地乡政府,在当地政府介绍下采访了颇有名气的裕固族绣娘白英老师。白英老师自甘肃肃南嫁到黄泥堡裕固族乡,是当地有名的裕固刺绣大师。“丝线纵横,文学传承”,白英老师不仅是裕固刺绣的能工巧匠,在裕固语言方面也极有造诣。迢迢牵牛,皎皎河汉,芊芊素手,扎扎弄机;浅浅罗床,淡淡烟幕,绮绮罗香,寂寂抒怀。白英老师用自身的热情与知识全身心投入裕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在弄玉桂云中传承刺绣文化,在党慕清芬中诉说裕固豪情。不止于此,我们还在裕固族语言传承人安翠花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了解了裕固文化的多彩与传承困境。安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1983年执教裕固族语言以来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承以及裕固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路径与困顿,言语之中尽是对民族文化发展现状的深切担忧。在与乡长的沟通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早在2010年,裕固族语言就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黄泥堡地区裕固族文化逐渐消亡,裕固族语言更是近乎失传。在裕固族民族文化发展前景惨淡的当下,民族文化教育以及传播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当地乡政府和各类民族文化研究者也在作出各种尝试和改变,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队员采访白英老师。)
实地走访,民生调研
“交响丝路,如意肃州”,裕固,即为富裕巩固之意,是先辈们对本民族未来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黄泥堡裕固族乡枕横在肃州东北,乡内人口一千余人,裕固族人口居多。新时代之下,作为回鹘后裔的裕固族人民挺起了风沙中的脊梁,在尧乎尔这片热土上传扬民族特色,努力发光发热,使得古老回鹘走向新的归途。
“眼耳手鼻心法意,实地探寻得真传”,项目成员实地调研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项目实地走访。在实地走访调研期间,正值当地农民运动员在农忙之余筹备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板鞋竞速、陀螺、高跷,丰富多彩的特色少数民族运动使我们走访的队员们目不暇接。而更令我们感动的却是裕固人的憨厚朴实。急匆匆地来,急匆匆地去,除了休息时刻能坐下来闲聊话家常,这些农民运动总是来去匆匆。了解后才知道,正值农忙时节,这些朴实农民要同时兼顾家庭、农忙、村务与训练。在家中,他们是可靠壮实的顶梁柱;在村中,他们是奋战在民族村务建设一线的书记支书;在运动场上,他们是健硕奋勇的裕固儿女……同时我们还深入调研民生民情,在这个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小小乡镇,很多小朋友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了,老人们平时农忙之余就是聚在一块儿闲聊,闲适之下更是陪伴的缺失与无奈。观众生人间百态,社会自是参差。但淳朴的裕固人民深情地依然以自己的辛劳付出守护着这片热土,守护着新时代下属于裕固族的富裕巩固。

(队员进行民生走访调研。)
兰大学子,志在裕固;金声玉燕,不度关鹘;原乡文化,传承保护;寻古向新,不忘归途!二十一天短短的实践,建立起梦想的教室;二十一天短短的实践,培养起跨越重重的情谊;二十一天短短的实践,撑起裕固古老的梦想;这份情谊不会磨灭,实践队员也将和黄泥堡踏上新的来路!
摊开梦想的地图,映入眼帘的是尧乎尔的裕固热土。千年的历史说尽了一切,文化盛宴令我们满足。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不会忘记裕固与黄河回鹘。我们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下,跨越一切相遇与离别,深切关注裕固,探索裕固!
 
时间:2022-08-23 作者:李瑞祥 归晓晗 来源:兰州大学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科技兴农:中垾绿色果蔬,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