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鱼梁”技艺推广,护“鱼梁”技艺保留

中国青年网河源7月27电(通讯员 卓金城 郑彤彤 陈帼俊)为加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星火燎“源”暑期三下乡团队本进河源,为进一步增强全面推动新时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7月17日至8月1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星火燎“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鱼梁的由来

为让广大群众了解当地非遗,推动非遗传承,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星火燎“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河源连平县肖屋村询问当地村长,社会实践队成员问村长“鱼梁”是怎么由来的?据肖屋村村长说,鱼梁是肖屋村老祖宗安家落户到这个村才开始存在的。安家落户的时候不叫肖屋村,叫桐梓园,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安家落户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生态很好,鱼很大都是一大片成群的,肖屋村背靠新丰江,之前没那么发达的时候,那时候安家落户在这里的时候鱼很多,安家落户在这里的肖屋村老祖宗看到鱼很多,就开始捕鱼,刚开始的捕鱼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也是最开始最原始的那种叉,后面就是通过肖屋村老祖宗亲身小时候玩的一些编的竹排等等,肖屋村老祖宗通过亲身亲历从小到大一直到改良,改到现在这种做“鱼梁”的技术,技术也就一直传承下去了。

鱼梁传承,不变的是初心

在河源连平肖屋村,团队负责人与肖屋村村长围绕“鱼梁”非遗文化传承进行交流。说起“鱼梁”肖屋村村长特意强调,“鱼梁”技艺不是个人的,“鱼梁”技艺是整个肖屋村的。国家目前禁止大规模捕鱼,但肖屋村依然制作“鱼梁”,制作工艺资金高达2、30万,资金庞大。肖屋村村民为传承先辈留下来的“鱼梁”技艺,依然使用传统手段制作,“鱼梁”材料三年一换,村长及其他村民也开始思考并计划将“鱼梁”大修缮,成立“鱼梁”展览馆,将这项农耕文化保存下来,并作为村里的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来打造。

 

图为负责人与肖屋村村长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帼俊

 

非遗“鱼梁”的传承现状

500多年来,肖屋村村民一直沿续这种古老传统的捕鱼方式,世代相传。肖屋村人多地少,以前村里劳动力大多外出修建“鱼梁”,那时新丰江流域有不低于二十座“鱼梁”,而这么多“鱼梁”也不会堵塞河道。但是解放后因为政策原因,肖家人再也没出去修建“鱼梁”,其它地方的“鱼梁”因缺少维护都已被大水冲毁,留下的只有以鱼梁命名的地名和文字记载。目前田源镇现存的也只有肖屋村旁的唯一一座“鱼梁”。因修建“鱼梁”的成本高,鱼资源越来越少导致收入逐年下降,村里的年轻人渐渐地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愿意参与捕鱼活动,懂得建造“鱼梁”的肖家人也越来越少,肖屋“鱼梁”面临失传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上游新建了拦河水电站,加上电鱼、毒鱼泛滥等原因,生态环境有些恶化,河里的鱼已逐年减少。”如今,“鱼梁”在肖屋村仅剩下两座。一座‘鱼梁’建好后只能用两三年,以后还得重建,现在鱼量锐减后,每天捕鱼的重量最多不足2000斤”,虽然村里很多人都懂得“鱼梁”捕鱼,但由于筹建成本高,鱼量大减,“鱼梁”每年的丰收时间就最多一个月,不能支撑起一个家的生活需求,所以逼不得已年轻人都出去城市闯荡,以至于会这种技术的人越来越年长所以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大家都不愿意干这行业,懂得建造“鱼梁”的肖家人也基本都是六十岁以上。

传承推广,非遗技艺共享化

为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及推广,星火燎“源”团队遵循肖屋村村长的意愿将“鱼梁”非遗技艺推广出去,让非遗技艺共享化,不让此项非遗技艺流失。在遵循肖屋村村长意愿,本团队全程录制肖屋村村长讲述的“鱼梁”制作流程及工艺。据肖屋村村长介绍肖屋村人制作的鱼梁全部就近取材,主要是木、竹、石、藤。看似简单的鱼梁,其实工序复杂,多达几十项,每块木头、每个石桩均有不同叫法,尺寸大小、位置高低均有严格讲究。建造一座鱼梁需要十几人耗时近一个月,而一座“鱼梁”的使用寿命大概只有三四年。

肖屋村“鱼梁”的原理简单一点就是说用竹子和藤以及木桩,编织成一个长形、U形、可漏水的竹排,迎着水流湍急的方向,前低后高,前宽后窄,后端距河床约2米高,前端1米高,形成落差约1米,两边用藤条织的筐装石头并用木桩以固定竹排。前端以一根大木沉入河床,上部用竹编拦截,两边垒石为"墙"进行截堵。竹排前方两侧,留两个口子。当鱼逆流而上的时候,遇到阻挡,即会沿所留的两侧两个大孔游入,遇前方急流,随即被冲到缓缓上升的竹排"斜坡"上,水往下漏,鱼就留在竹排上了。
                                        

 

图为肖屋村村长手绘“鱼梁”制作工艺图及完型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彤彤 摄

 

星火燎“源”团队为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赓续文化传统,抓好传播工程,讲好非遗故事,星火燎“源”团队采用公众号、视频号、短视频平台进行“鱼梁”宣传传播,录制的视频、图片将采取合成的方式,运用云课堂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推广规模力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星火燎“源”将继续与肖屋村村长保持联系,赓续文化传统,讲好非遗故事。

 

时间:2022-08-23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科技兴农:中垾绿色果蔬,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