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灯溢彩服务队开展“与文为伍”系列课程
8月20日电(通讯员 谢宙彤)八月,属于夏季的炎热并没有褪去,闷热的天气或许会带给人压抑与烦躁,但无论一天之中是晴或是雨,黑白交际间的晚霞也会准时出现,一日比一日更加绚丽。在这个灿烂的八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实践队来到了佛山市顺德区顺峰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自己最好的姿态为同学们展现一系列经过精心准备的课程。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是学习所有课程的基础。“粤灯溢彩”实践队队员谢宙彤认为: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收其本身学科的熏陶,感受自然和社会中的美,同时,语文也带领我们触碰其他学科,深入探究更多未知的领域。本次“与文为伍”系列课程,旨在从不同文体的出发,了解语文的多样魅力。希望通过这短短几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在畅游文言文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与山水、大自然之间的羁绊,与同学们一同敲开议论文的大门,领略新文体的特色并加以运用。
第一堂课,粤灯溢彩队队员谢宙彤以“湖心亭游记”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文言文《湖心亭看雪》。明人汪珂玉曾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雪湖”、“冬季”,我们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一个银装素裹的飘雪的世界。对于南方的同学们来说,大雪可能只存在于一幅幅图画里,可能是那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也可能是自己跨过几千公里去到北方,感受到的一场大自然的馈赠。汪珂玉句中的雪湖在张岱笔下是什么样的呢?这堂课,老师首先以一首歌引入,介绍了本文的创作背景,在同学们对文章和作者都有一定了解之后,老师着重为同学讲解文章大意,以便同学们进一步深入剖析作者寄予文章的思想感情。一堂课下来,在内容方面,同学们心中有了张岱笔下湖心亭的画面,对张岱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理解;而在文体方面,同学们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其内含的词形变化和翻译技巧,文言文的魅力也更深入内心。
“与文为伍”系列课程的第二课时以议论文体课文的介绍为主。粤灯溢彩队队员谢宙彤选择了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同学们对议论文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新的认知。老师开篇抛出疑问: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对待自己未来的事业应秉持着什么态度呢?同学们积极讨论,就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课堂上,老师着重介绍了议论文的三要素、写作格式以及演讲稿的特点,在同学们初步了解后,再行引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议论文相关知识划分文章,体会议论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感受文章层层递进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梁启超先生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他的文章立论新颖、感情充沛、文笔华美、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著名诗人黄遵宪称颂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这些特点在本篇文章都尽数体现,通过对文章的深入探究,学生能够从中学习经典的议论文格式,感悟职业教育的内涵。两堂课下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上生动的角色扮演游戏,每位学生都与梁启超先生来了一场时空对话,感受那个时代与21世纪的不同,感受那个人们普遍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信条的时代与如今职业多元发展成趋势的时代之间的交替。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实践队开展的活动如预期一般有条不紊的进行,队员和同学们都收获满满!“粤灯溢彩”实践队希望通过本次开展的系列课程带领同学们加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对文言文和议论文这两个重要的文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与平日中所学的不一样的汉语言的魅力!
时间:2022-08-22 作者:粤灯溢彩服务队 谢宙彤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巫李队”前往重庆巫山开展针对当地脆李的现代化种植、采摘、销售状况的专题调研,让青年学子们对现代化种植技术
- 08-23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为探访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平台发展状况,研究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情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河海大学东西部水权交易机制调研团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