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寻古访遗小分队

       为探究豫、鲁、皖三省部分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结合对南陵地区的借鉴意义,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寻古访遗小队的成员们先后去往自己家乡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旅资源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体会。同时,我们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南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东明老师进行了文字采访。

       7月3日,王梦月首先来到孙武祠进行参观。孙武祠整体规模不大,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主体,内含4个融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仿宋式四合院。孙武祠涵盖内容广,从孙武生平、《孙子兵法》到广饶县历代将军介绍,为游客详细介绍了广饶县的军事历史。另一方面,广饶县建立了孙子文化园,以休闲娱乐为主,亦将孙武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市民的生活。
      7月12日,田凯妹和李莹燃一同前去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从甲骨刻字到青铜铭文再到油墨印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两位成员以文字演变的视角进一步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脉络。7月21日,两位成员再次结伴同行,一同前往安阳殷墟进行实践。殷墟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在这里先后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全面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人类文明史上重要历史阶段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在这里,成员们与殷商文明会晤,同华夏先辈共频,汲取往事经验,以鉴来日得失。

淄博市地区涵盖原齐国故都临淄,此地为齐鲁大地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黄土之下埋葬着众多可歌可泣的传说,但事实上,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众多地级市中,淄博市的文旅资源并非名列前茅。7月14日,金佳琦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和淄博地域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历史和进程,并探究了淄博市博物馆如何在有限的可用文旅资源条件限制下,将本地的历史文化宣传工作做好,整合盘活全省馆藏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
      7月16日,李慧莹来到了风景秀美,历史悠久的山东省青州市,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石窟”及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在实践中,李慧莹总结了驼山石窟及青州博物馆的优势和劣势,加强了对文物工作的理解与认识。

同日,张欣如来到宣城博物馆进行采访调查,在这一次访谈中,她有幸采访到了宣城博物馆文物管理员桑文娟。在他的讲解下了解了宣城博物馆的管理现状,未来发展与宣传规划,并且结合宣城博物馆实际发展情况,就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月17日,张鋈鋆来到了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平原博物院,探寻平原文化,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平原博物院秉承着传承延续牧野文化的宗旨,以牧野文化为展出重点,展现了牧野文化的悠久厚重,与此同时,平原博物馆积极探索将科技与文物结合起来的新模式,大胆开设科技展厅,将科技带到游客面前,古今结合令人身临其境体验更深。
       8月5日,寻古访遗小分队以线上文字采访的方式对南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东明老师,进一步了解了南陵县文旅事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南陵县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两山一湖”的重要门户。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夏商时属扬州,春秋战国为吴、越、楚之地,秦属鄣郡。南陵盛产铜、水稻,为古吴越地区重要的“钱粮基地”,早期文明极为灿烂,历史文化古朴厚重;汉唐至宋元明清,亮点纷呈,绚丽多姿。可以说,南陵历史文化遗产特色鲜明、类型丰富,都准确地反映了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笔泽被后世的文化瑰宝。
近年来,南陵县的文旅事业目前仍面临一些困境。南陵县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旅游经济有了一定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综合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南陵县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城市旅游发展的支持系统包括软硬环境薄弱、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没有很好地体现为旅游产业服务的理念。同时,政府用于旅游发展和市场促销的资金投入还很有限,旅游管理体系与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景区(点)建设薄弱,没有在全国叫的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二是城市旅游宣传和服务氛围不浓;三是城市乡村旅游内容单调,休闲、娱乐、购物等需进一步丰富内容和提高档次;四是旅游企业总体实力不强,旅游景区(点)、酒店、旅行社等普遍存在“小、弱、散”现象。
       本次暑期实践,寻古访遗小分队的成员们通过线下参观考察家乡的博物馆,以及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围绕着优化服务、完善收藏体系、加强保护、提高质量、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广普及以及开发文创产品等措施,结合南陵县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对南陵县文旅事业发展有帮助的建议。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功能。参观博物馆,既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又能够接受教育、增强自信,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更加强大的正能量。而南陵县也正采取着相应的措施,将南陵县特色文化引入千家万户,将南陵县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尽数展现给大家。
       最后,王所长表达了对南陵县文旅发展的展望和期盼:“南陵建县已有近15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明显;加以发掘,精心打造,必将熠熠生辉,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南陵地区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印记,它们为我们拼出更加清晰的历史轮廓,使我们不忘来路,更敦促我们砥砺前行。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重要任务,而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宝藏,使其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是我们要不断思考的问题。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南陵县的文旅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南陵县独特的历史魅力也一定会为更多人所看见!
 
时间:2022-08-22 作者:王梦月 来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科技兴农:中垾绿色果蔬,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