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实践学习,为盐碱地治理收集宝贵经验

深入基层实践学习,为盐碱地治理收集宝贵经验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深入理解、分析黄河流域目前面对的生态问题,理绘未来实践队于2022年8月21日来到滨州市博兴县,深入了解当地土地盐碱化情况,学习当地农民治理盐碱地积累下的经验。
        实践队员采访当地老农民得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老大哥”派遣专家协助新中国治理黄河问题、打造黄河流域灌溉系统。但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一些地方性的小工程就此搁置,科学的排灌系统并未完整的建立起来。加之当时缺少科学的种植技术,黄河水常年被输送到灌溉沟渠,农民盲目的大水漫灌,未完善的排灌系统不能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排出,多余的灌溉用水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位上涨,盐分也随之携带上来。位于温带季风区的滨州市博兴县,春夏之际蒸发旺盛,地下水的盐分在地表积聚,逐渐导致了当地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据当地老农民回忆,当时有超过一半的耕地受盐渍化影响减产、停产。
      为治理盐碱地,当地主要做出两点改变:一是减少对黄河水的引用。调查地附近的“二干”沟渠,原先一年有超过二百天存有黄河水,现如今只在干旱的夏季开闸放水。通过这一举措,成功避免了农民大水漫灌的不良灌溉习惯,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上涨,从而避免了地下盐分在地表积聚,防止了盐渍化的进一步加强;二是完善排灌系统,做到有排有灌、排灌平衡。多余的灌溉用水溶解地表盐分后从修筑的沟渠排出,有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程度。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导致当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及当地治理盐碱地的举措。感受到黄河流域农民劳作不易的同时赞叹于他们的精神与智慧。
 
为了灌溉和排水开挖的河道
【理学院】 李卓
 
时间:2022-08-21 作者:李卓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科技兴农:中垾绿色果蔬,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