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峥嵘岁月:五姓村寻访电台老兵
7月6日,“拾章水红贝,扬桥头青旅”——人文学院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慈溪市桥头镇的五姓村。五姓村一直是战略要地,抗战时期更是三北抗日前哨——普济寺是浙东军分会和“暂三纵”流动驻地,上岙是浙东新四军第一部电台设置地,白石堰还留有伏击日军的战斗遗迹,村中为共和国无私奉献的革命家不在少数……五姓村境域内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五姓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五姓村村委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实践小分队有幸采访到了具有57年党龄的毛乾尧爷爷。与毛爷爷的初次见面,是在五姓抗战纪念馆门前。由于在此之前小分队并没有与毛爷爷碰过面,因此在第一时间没有认出等在纪念馆门前的毛爷爷。直到小队长韩佳露上前寒暄时,才得知这位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老人竟是今天的采访对象。而让队员们都非常惭愧的是,年近80的毛爷爷不到八点便已经来到了纪念馆,等待着他心心念念的“小朋友们”到来。反观小分队这边,成员们却是踩着约定的九点到达现场,每个人的心中都很不是滋味,可以说毛爷爷在初次见面时,便给小分队的成员们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
毛爷爷在得知村委会负责中间联络的工作人员有事无法到达现场后,便向小分队打趣道:“我今天既是客人,又是主人!”在毛爷爷的建议下,小分队先参观了五姓抗战纪念馆,对五姓村的红色革命历史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便邀请我们前往五姓村的标志性古建筑“毛家大屋”进行下一步的访谈。在随后两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毛爷爷用感染力极强的慈溪特色普通话向小队成员们讲述了他成为一名电台战士的漫长过程,包括在象山新兵连的生活、在杭州良渚通信营的学习、在宁波军分区电台的夜营经历以及在警报收信台的坚守等。访谈结束后,成员们目送毛爷爷离开,峥嵘余音,仍回荡在耳边。
时间:2022-08-17 作者:范晨卉 来源:宁波大学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巫李队”前往重庆巫山开展针对当地脆李的现代化种植、采摘、销售状况的专题调研,让青年学子们对现代化种植技术
- 08-23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为探访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平台发展状况,研究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情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河海大学东西部水权交易机制调研团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