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赴重庆进行红色学习: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多彩大学生网重庆8月11日电(通讯员 杨文静)。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与丰富的红色资源。铁水浇筑,百炼成钢,烈火中铸就了红岩精神。8月10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雾海难掩金光灿,红岩精神代相传”红岩精神探索小分队成员来到重庆红岩文化景区内的渣滓洞旧址、白公馆旧址以及红岩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首先团队成员对渣滓洞与白公馆进行了参观,并为小萝卜头献花、向监狱内先辈们手制的五星红旗敬礼。随后,团队成员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
团队全程的参观活动通过“红岩联线”公众号进行景区预约,形成了重庆红岩精神体验的完整线路。首先,团队来到了重庆市渣滓洞旧址。渣滓洞旧址树林荫翳,三面环山。沿着狭窄崎岖的林间小路蜿蜒向上,小小的瓦房位于其中,室内环境阴暗还原了革命时期的狱中居住生活,男女狱犯的居住条件、曾越狱过的墙洞、挖出餐具的土坑等。在旧址二楼则主要讲述了在渣滓洞时期英勇牺牲的众多无名英雄。
第二站为白公馆旧址。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的郊外别墅,后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与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白公馆里关押的都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在白公馆的监狱,团队成员们看见了一面不一样的五星红旗,这是狱中难友罗广斌、丁地平、刘国鋕、陈然几位同志用有限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制作的一面特殊的五星红旗。
最后一站,红岩革命纪念馆。这里的展示区共有两层。面对一幅幅承载着辉煌历史记忆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浩然革命正气。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们崇高的思想境界与浩然革命正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不停的激励我们年轻一代在时代坐标中开创历史、砥砺前进。
时间:2022-08-15 作者:杨文静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社会实践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巫李队”前往重庆巫山开展针对当地脆李的现代化种植、采摘、销售状况的专题调研,让青年学子们对现代化种植技术
- 08-23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为探访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平台发展状况,研究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情形,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河海大学东西部水权交易机制调研团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