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素养,诗词浸润心灵——向草原实践团古诗鉴赏课程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弘扬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传承中华古典诗词、发掘古典诗词之美是重中之重。本次向草原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为期14天的夏令营中由曾爱茹老师开展古诗鉴赏课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们感受诗词之美,提升文学素养,并且培养一定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课程伊始,在简单介绍《西洲曲》的背景知识后,曾老师带领同学们对《西洲曲》进行解读和赏析。在讲解过程中,曾老师更加注重对意象与修辞的解读。例如在古代,折梅与折柳同义,同有挽留之意;“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一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翠钿来指代思妇。曾老师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使同学们对古诗鉴赏的基本方式有了初步了解。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古诗词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中受益。曾老师表示,授课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强化自身古诗鉴赏基础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感受《西洲曲》,深入诗词世界,自发阅读、背诵更多名篇名句。系统地了解古典诗词各种风格,从而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2-07-23 作者:钱静伊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支教实践团 关注:
  •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江苏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进行中
  • 为了解乡村振兴策略在一线的落实情况,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8月20日起,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组成实践团
  • 08-23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 走近中小酒企内部,探访水权交易发展
  • 科技兴农:中垾绿色果蔬,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