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为助力乡村振兴,培养乡村人才,传递奉献精神,西安交通大学“凤归梧桐”蒋震奖助学金实践队于7月30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西河九年制学校开展爱心捐赠及教育帮扶活动。
本次捐赠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凤归梧桐”蒋震奖助学金实践队联合陕西省联众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韵达西北公司、陕西丹琦服饰有限公司、福建云顶白茶陕西运营公司三家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向西河九年制学校捐赠价值五万元的书籍文具、体育器材、书画作品等教育物资。
捐献仪式上,联众基金会代表、爱心企业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凤归梧桐”社会实践队师生及西河九年制学校师生到场参会。仪式开始,全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西河九年制学校的同学们充满活力的歌声洋溢在校园里,与会人员备受鼓舞。

各界爱心人士向西河九年制学校捐赠教育物资
“凤归梧桐”社会实践队代表刘桂蕾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凤归梧桐”象征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主旋律下,乡村人才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的奉献精神。为帮助平利县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动教育事业繁荣振兴,西安交通大学“凤归梧桐”蒋震奖助学金实践队学习蒋震博士为社会做奉献的无私精神,举办此次爱心捐赠活动,为平利学生搭建开阔视野的平台,为平利县西河镇九年制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力量。
随后,联众慈善基金会代表李战营、爱心企业代表韵达西北公司公共关系总监陈昆也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捐献活动的肯定与支持,他们希望更多担负起社会机构和企业的责任感,为国家的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贡献社会力量。同时,西河镇九年制学校校长陈运钧也对基金会及爱心企业表示了感谢,受捐学生代表杜芊娅表达了对西安交通大学实践队成员和爱心企业的感激之情,并表示未来定会奋发图强,成为一名温暖且乐于奉献的有用之才。
捐赠仪式的最后,西安交通大学校团委代表苏宇老师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并与西河镇九年制学校的同学们做了一个特别的约定——期许他们今后可以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未来相约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苏宇老师也勉励同学们勿忘交大学长学姐、社会爱心人士和国家政策领导的帮助和付出,长大成才,将来可以将爱心延续下去。然后,大家一起喊出“凤归梧桐助三秦,人才戮力产业兴”的口号,合影留念,捐赠仪式圆满结束。

与会代表发言
捐赠仪式后,实践队成员进一步与当地学生展开教育帮扶活动,向当地学生介绍交大西迁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使得同学们对于西迁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自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支持平利县域经济发展框架协议签订以来,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平利县对口帮扶单位,在信息、医疗、教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平利县给予了诸多资金支持和人才技术支持。活动中,实践队成员向当地学生介绍了学校结对子、精准医疗帮扶、绞股蓝研究专项帮扶等帮扶项目,也从当地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这些项目的具体落地情况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深入交流,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学生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了解到了当地的学校分布、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教育情况以及魔芋、核桃、茶叶、肉禽等当地特色产业的基本分布情况。
部分学生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家里种植的经济作物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同学们还自发展示了特色情景舞台剧,并合唱了歌曲《孤勇者》。
在活动的最后,实践队成员向当地学生分发了书本等爱心物资并合影留念。实践队成员鼓励当地学生作为西迁精神的受益者要传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努力做西迁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同学们共同做出了多年后交大再见的美好约定,并齐声许下了“国之所需,我之所向。艰苦创业,矢志奋斗。无私奉献,服务人民。顶天立地,科技强国。”的响亮誓言。

西迁精神宣讲及与当地学生互动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凤归梧桐”蒋震奖助学金实践队牢记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通过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西迁人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为平利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捐赠仪式整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