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湿地土壤低碳生活小分队前往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围绕“探索湿地土壤,致力低碳生活”这一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由秦淮河与运粮河围合而成,以保持原有地貌、沟通水网、保护湿地、生态造林为主要手段,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现代理念。通过实地探索,实验研究、科普宣讲的形式,探索湿地土壤的影响作用,了解水体污染净化、湿地对碳氮磷的固定情况,并呼吁绿色低碳,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图为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实景
小队成员在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随机对路人进行科普宣讲,从湿地定义入手,将湿地巨大的环境调节能力和生态效益以及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介绍给群众,展示了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分发宣传单,倡导低碳生活,贴近每个公民的实际,针对性提供可行的低碳生活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在公园内向群众进行科普宣讲
负责土样采集的成员按照计划利用环刀法,分别在公园的3个取样点取2组土样作平行实验,共计6组土样,用于测量与计算,分析土壤含水率、土壤pH、土壤速效钾、速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和土壤可溶性碳等指标,通过后期的实验结果分析湿地土壤对碳氮磷的固定能力与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对湿地公园土样进行采集
负责采集水样的队员在研究生的指导下使用仪器现场测量部分数据及保存水样,分别于秦淮河6个采样点采集各2组样品,共计12组水样。样品用于测量水样的pH、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磷酸盐、总有机碳(TOC)等指标,并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水体污染净化。

图为团队成员对湿地水样进行采集
队员们通过对实地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实验测定,并且兼顾到实验的科学性,对多个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老师指导下,熟练运用各个仪器,通过精密仪器的测量,得出湿地土壤对水体的影响以及对碳氮磷的固定情况。
湿地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精华,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对采集样品进行实验检测
经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了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在有效富集、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降低环境污染物,优化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努力向群众传递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让群众深入学习并切身了解真实的湿地环境污染情况,在思考中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加深我们对低碳减排的认识。
湿地美景依旧,但污染尚存,由于不合理的开垦、污染物的排放......许多的湿地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关注污染情况,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今后仍需为之努力的方向。
图为湿地土壤低碳生活小分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