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涡水岐黄润乡野:杏林春风队涡阳中医义诊与文化传承实践记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杏林春风队
  在中医药文化版图上,安徽亳州不仅以"中华药都"闻名遐迩,其所辖的涡阳县更是一片蕴含着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土地。这里是道家先哲老子的故里,中医与道家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医药文化。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基层群众健康,"杏林春风队"一行十五人,带着对传统医学的敬畏与传承使命,奔赴涡阳县开展为期十二天的"中医义诊进基层,岐黄文化润乡野"主题社会实践。
  
  一、问道涡阳:探寻地域中医药文化根脉
  
  实践伊始,队员们首先来到涡阳县中医药文化展览馆,系统了解当地中医药发展历史。涡阳作为亳州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盛产白芍、亳菊等道地药材,更传承着独特的民间诊疗技艺。展览馆中陈列着历代当地医家的著作、手稿和使用过的医疗器具,其中不少是来自民间的捐赠,每一件都诉说着中医在涡阳的传承故事。
  
  在被誉为"涡阳药圃"的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队员们跟随药农学习辨认药材,了解从种植、采收再到初加工的全过程。药农李师傅指着满坡的白芍说:"我们涡阳的水土特别适合种白芍,你看这根系多粗壮,药性足得很。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们要守好。"这番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厚感情。
  
  二、悬壶乡野:开展中医药惠民义诊服务
  
  在涡阳县卫健委的支持下,"杏林春风队"在全县三个乡镇设立了临时义诊点。每天清晨,队员们早早布置好场地,迎接前来咨询的乡亲们。来自针灸推拿专业的同学为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推拿按摩和针灸治疗;中药学专业的队员负责药材鉴别和用药咨询;护理学专业的同学则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进行健康宣教。
  
  在星园街道义诊点时,一位七旬老奶奶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激动地拉着队员的手说:"我这老寒腿多年了,扎了几针现在轻松多了。你们这些大学生娃真好,把健康送到我们家门口了!"这样的场景在各个义诊点不断上演。
  
  三、传习相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
  
  除了开展义诊,团队还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在涡阳一中,队员们开设了"小小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体验课,通过辨识药材、制作香囊、体验穴位按摩等互动方式,让中学生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团队创作的《图说涡阳中医药》科普漫画册,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当地常见中药材和养生知识,受到群众欢迎。新媒体小组拍摄的《老药工》系列短视频,记录当地老药工的传统炮制技艺,在网络上获得广泛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涡阳中医诊疗法"的特色技艺,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和整理,为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保护贡献力量。
  
  四、调研思考: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团队对涡阳县基层中医药服务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当地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旺盛,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等深受欢迎。但同时,基层中医药服务也面临着人才短缺、设备不足、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基于调研结果,团队撰写了《涡阳县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与发展建议》调研报告,从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当地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五、总结展望: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十二天的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这次实践让我看到了中医药在群众中的深厚基础,也感受到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责任重大。"针灸推拿专业的队长王同学在总结会上如是说。队员们与涡阳县中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计划定期回访开展义诊服务;建立了"涡阳中医药文化"线上科普平台,持续更新中医药知识;与当地学校结对,开展远程中医药文化课程。"杏林春风队"的涡阳之行虽然结束,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使命才刚刚开始。队员们表示,将把这次的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推广者,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正如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杏林春风队的队员们愿做这毫末累土,让中医药文化之树更加枝繁叶茂,福泽万家。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