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大别山腹地,层峦叠嶂间弥漫着草木清香。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星火队”的15名师生,带着满腔热忱与专业行囊,踏上了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同心村的路。这片曾见证革命烽火的红色土地,如今正期待着青春力量的赋能。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实践中,星火队员们以“传承岐黄薪火,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在绿水青山间写下了一段关于坚守与成长的青春篇章。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队员们背负着振兴中医药文化的远大使命,肩负着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同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几张诊桌一字排开,就被闻讯而来的村民围住穿起白大褂义诊时,队员们面对着络绎不绝的爷爷奶奶们,耐心细致地依次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并向他们讲解一些降血压、降血糖的常用方法。78岁的王奶奶患关节炎多年,队员方瑜仔细为她检查,一边推拿穴位,一边讲解日常养护知识:“奶奶您试试这个‘五禽戏’里的动作,每天做十分钟,对膝盖有好处。”她边说边示范,老人跟着比划,脸上露出笑容。义诊现场,量血压、测血糖的队伍排起长龙,针灸推拿摊位前更是络绎不绝。队员们带来的中药香囊深受欢迎,驱蚊、安神的药香在空气中弥漫。
图为志愿者在为村民们测量血压。邢桂宇 供图
除了义诊,队员们还在幼儿园里开设“健康小课堂”。“小朋友们看,这是人体骨骼模型,咱们平时要坐直了才不会驼背哦。”队员们用动画演示讲解青少年近视预防知识,还教孩子们给家中老人捶背的正确手法。小朋友们认真地说道:“我要把这些告诉爷爷奶奶,让他们也健康起来。”“大家看,这是艾草,既能驱蚊,又能泡脚驱寒。”同样在同心村幼儿园的教室里,队员付长平开设的“中医药小课堂”也是热闹非凡。队员还用带来的药材与孩子们一起制作驱蚊香囊,并为他们讲解其中中药的功用,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香囊散发出淡淡药香时,10岁的小宇兴奋地说:“原来中医这么神奇啊!”针对村里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队员们还开展了心理疏导活动。通过“绘画疗愈”“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表达心声。队员们准备的中医药主题漫画书和益智玩具,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礼物。临别时,孩子们把自己画的“神医扁鹊”“药王孙思邈”画像送给队员,稚嫩的笔触里满是纯真的敬意。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起制作香囊与小玩具。邢桂宇 供图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听他们讲述同心村的变迁故事。在革命旧址前,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深刻体会到“同心”二字的分量。“老一辈用热血换来的安宁,需要我们用专业守护。”队员刘江在实践日记中写道,“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健体魄、强精神,这正是我们中医药学子的责任。”
五天的实践如星火燎原,在队员们心中播下了扎根基层的种子。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沉甸甸的实践报告,更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理解。正如队员们在总结会上所说:“星火虽微,足以燎原;初心如磐,使命必达。这段在同心村的日子,让我们懂得了中医药的根在民间,青春的价值在奉献。”大别山深处的这段经历,终将成为他们医路前行中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