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亮初心实践队赴贵阳黔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祭扫缅怀、主题研讨等环节,在苍松翠柏间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黔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黔灵公园内,是为纪念在贵州解放及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碑体镌刻的 “解放贵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2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见证着后人对先烈的无尽缅怀。
(图为实践队于贵阳黔灵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合影,殊博摄)
实践队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举行庄重的祭扫仪式。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整理缎带,肃立默哀三分钟。随后,学生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山间,表达着传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研学过程中,团队特别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主题研讨会。大家结合所见所闻,围绕 “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先烈精神” 展开热烈讨论。“这些革命先烈,有的正值青春年华,有的甚至未曾留下姓名,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就像黔灵山上的苍松翠柏,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 团队成员黄宇平的发言引发共鸣。
队员们立足电气专业特色畅谈感悟:“先烈为民族解放‘点亮’前路,我们要为国家能源安全攻克技术壁垒”“他们在战斗中追求精准制胜,我们在电路设计中更要坚守毫厘不差的严谨”。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先烈的无畏精神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在新能源技术研发、电力系统优化等领域勇挑重担,让家国情怀成为专业成长的“红色引擎”。
(图为实践队于遵义会议会址合影,殊博摄)
(图为实践队于四渡赤水纪念馆合影,殊博摄)
(图为实践队于土城渡口合影,殊博摄)
(图为实践队于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合影,殊博摄)
此次黔灵山研学是实践队贵州红色之旅的收官站。实践队在贵州期间累计调研 20 余处红色场馆,系统梳理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下一步,实践队将全面整理研学资料,撰写详实的实践报告,通过线上宣讲、成果展览等形式持续传播红色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