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的汹涌浪潮中,无数老人背井离乡,成为漂泊在城市的 “老漂族”。2025年1月10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乐享桑榆” 实践队,踏入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深入了解这些老人的生活时,内心被深深触动,也由此引发了诸多关于爱与包容的思考。
初见赵奶奶时,她正专注地在社区书画室挥毫泼墨。谁能想到,几年前她初到日照时,内心被孤独填满。忙碌于照顾孙子的日常,却填补不了内心的空缺。城市的繁华于她而言,只是橱窗里的风景,无法触及。但社区的书画活动,像一道光照进了她的生活。在其他老人的鼓励下,她逐渐敞开心扉,不仅练就了精湛的书画技艺,更收获了珍贵的友情。赵奶奶的转变,让我看到了社区关怀的力量,它能打破陌生与隔阂,为老人筑起温暖的港湾。
王奶奶的经历同样令人感慨。行动不便的她,因社区活动中心的位置和条件限制,难以参与其中。但她没有被困境打败,而是在社区附近的小公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圈。每天与其他老人散步聊天,分享生活的琐碎,让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王奶奶的乐观与积极,让我明白,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找到融入新生活的方式。
而林奶奶,虽对城市的生活条件满意,却因忙碌的家务、内敛的性格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始终徘徊在城市生活的边缘。她的故事,让我看到了 “老漂族” 融入困境的复杂性,不仅仅是环境的适应,更是情感与心灵的归属难题。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老漂族” 的融入困境是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为了子女和家庭,离开熟悉的故土,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习惯、社交圈子和情感寄托的巨大转变。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碧海路社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无限潜力。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文艺演出,设立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社区为老人们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平台,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归属感。
这不仅是社区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为 “老漂族” 提供更多的保障;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企业也能发挥自身优势,为老人提供便利和支持。而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一个微笑、一次主动的问候,都可能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的动力。
“老漂族” 不应是城市的过客,他们同样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他们的经历,让我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每一位老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份努力都应得到尊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 “老漂族” 的行列,让他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能找到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