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泰州学院学子三下乡:分出绿色新世界,展现美丽新乡村

发布时间:2024-09-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泰州学院“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实践团队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生态经济,于2024年8月9日至13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作为“手绘乡村·青春行动”省级团队,在实地调查中,团队成员更加严格要求自我、脚踏实地,做好实事。
  一、垃圾分类乐趣多,环保游戏笑语和
  活动首日,辛丰镇暑托班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活动。实践团队成员们带着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踏入了暑托班的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课程开始,团队成员以简洁明了的讲解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随后,他们利用手中的小垃圾桶和纸片,通过演示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学会将它们正确分类投放。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参与度。他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认真听取讲解,并勇于尝试实践操作。通过亲手将纸片投入相应的小垃圾桶,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还体会到了参与环保行动的乐趣。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向孩子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王婧怡 供图)
  二、问卷轻探乡村意,分类深识环保情
  辛丰镇共由十五个行政村组成,下设353个居(村)民小组。8月10日,实践团队成员分组来到各个村庄进行走访调查。通过问卷研究发现,辛丰镇老年群体占据多数,他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相对有限,主要的了解途径依赖于居委会的科普宣传。尽管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居民们普遍支持垃圾分类政策,展现出良好的环保态度。
  次日清晨,实践团队成员于镇中心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发放绿色宣传布袋和宣传单,让居民对垃圾分类有更为全面地了解,号召更多居民加入垃圾分类行动中。实践团队成员通过简单的图画和生动的比喻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有关垃圾分类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一位老人在听完讲解后表示:“以前对垃圾分类了解不多,今天听了泰州学院学生的讲解,更加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会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垃圾分类,支持国家政策的实施。”
  (图为团队成员向村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  刘雪嘉 丁雨馨 供图)
  三、村委会议聚共识,分类策略显智慧
  为深入了解当地政策,团队成员们参与了辛丰镇辛桥村村委会的垃圾分类研讨会。
  村委会王书记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辛桥村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方案:基于农村垃圾分类的局限性,辛桥村主要将垃圾分类成易腐烂垃圾和非腐烂垃圾。首先,村委会根据实际需求,给每家每户安装两个小垃圾桶,并通过公开信的形式教会村民怎样将生活垃圾分成两类,然后分别放入桶中。其次,村委会在村里的每一组设立一个专职的保洁员,他们每天上门将农户分类的垃圾倒入阳光垃圾房。最后,易腐烂垃圾通过发酵成为有机肥料进行循环利用,非腐烂垃圾将运转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送入发电厂。
  此外,实践团队成员还了解到村里还面临农户知识面不足,资金相对匮乏等挑战仍有待解决。
  (图为实践团队参与村委会会议讨论垃圾分类措施  张晨蕊 供图)
  四、墙绘绘就新风景,环保理念入人心
  8月12日,实践团队又进行一创新举措——垃圾分类主题墙绘活动火热进行。在炎炎烈日下,实践成员们挥汗如雨,以画笔为媒,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色彩斑斓的画卷中。这些生动形象的墙绘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传播环保理念的重要载体,激发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浓厚兴趣,也吸引更多村民积极加入垃圾分类行动。在墙绘过程中,实践成员们的精巧的作画引得无数村民围观,其中有一位老人称赞他们为“国家栋梁”“祖国未来的希望”。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张晨蕊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泰州学院“识废而动,净世同行”团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他们深入农村,积极宣传,携手村民共同构建绿色家园,为响应国家垃圾分类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更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是我们青春担当的生动体现。”(泰州学院 刘蕊 卢昕 章佳烨 王婧怡)
作者:刘蕊 卢昕 章佳烨 王婧怡 来源:泰州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农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
  •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 文化传承的守护者
  • 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为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和文化推广贡献力量,“奋进新征程”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4日--202
  • 09-12
  • “乡”约盛夏,“践”行青春
  •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助力米场村“特亮山水”大米销售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