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巢院学子三下乡:追溯柳编艺术 探寻文化根源

发布时间:2024-09-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霍邱柳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10年其传统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传承柳编非遗文化、探索柳编工艺独特魅力,并进一步将柳编技艺的传播融入到文化传承中,7月15日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探寻霍邱柳编艺,携手传承非遗风”实践团赴霍邱县开展为期两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探寻柳编之源,体验工艺之精
在与团队与当地负责人取得联系之后,实践团成员前往霍邱县华安达集团,在负责人潘同利的带领下对柳编展览馆进行参观,了解柳编文化的历史背景、制作流程以及市场现状。据潘同利介绍,一件好的柳编工艺品背后离不开精选的原材料和独具匠心的手工艺人。杞柳,是一种柔韧的丛生灌木,其细长而有弹性的枝条是制作柳编工艺的上佳原材料。为保证柳编工艺品生产原材料的供应,传承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种植杞柳。同时,负责人还指出当今仍有许多当地年轻人不知道柳编存在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柳编工艺日后的传承与延续,而且对当地相关的经济发展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实践团成员提出柳编非遗文化传承进高校的创新路径,负责人潘同利对此给予肯定并告诉实践团:“把柳编工艺介绍给年轻人是一件好事”。 实践队员们边听边记,不断思考着霍邱柳编非遗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向华安达集团相关负责人了解有关柳编传承的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秀如 摄
欣赏柳编之馆,感悟匠心之深
随后为更加深入了解柳编文化传承历史,实践团成员前往临淮岗景区探寻柳编工艺发展历程。进入临淮岗景区后,实践团成员在临淮岗镇副镇长戴晓萍的带领下,进入临淮柳编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进入馆内,时光彷佛慢了节奏,令人沉浸在浓郁的氛围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柳木清香,引领我们走进这个古老且生动的世界。展厅内,柔和的灯光从天花板上投射下来,照亮了每一件柳编工艺品,它们在光影的交错中显得更生动而有灵魂,一件件柳编艺术品以优雅的姿态呈现,形态各异却又各具特色,在这背后的每一根柳条都是经过匠人精心挑选和打磨,每一个工艺品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情感。在讲解员的介 绍下,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柳编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传承脉络。柳编文化博物馆为柳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搭建了桥梁,也为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展示非遗传统的场所,更是一个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感受到古老的传承,体验到文化的广度。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边与副镇长戴晓萍交流边行走,边欣赏着柳编文化博物馆周围的景色。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柳编文化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秀如 供图
从古至今,柳条在匠人手中翻转,编织出一个个时代印记,每一件柳编工艺品都像是在诉说一段故事,令人赞叹,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流转和文化的沉淀。柳编工艺承载着历史,匠人们世代相传,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从选材到编织,都能体现出匠人对柳编编织细节的追求。每一个工艺品都蕴含着匠人们的匠心与情感,是匠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更是对这片土地深厚的爱。
在返程的路上,实践团成员们对本次实践过程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促进柳编工艺品的推广与创新展开了讨论。此次实践活动帮助实践团成员们学习和深入了解柳编非遗工艺,实践团成员指出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视角和创新思维为柳编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同时,实践团队长也点出了此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让实践团成员加以改正。柳编非遗文化虽仍面临许多困境,但柳编非遗传承的步伐却从未停止,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团成员们将为柳编非遗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展现时代担当,共同助力柳编非遗文化走出霍邱,走向未来。
 
 
作者:林心悦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红手印启航,童心创未来
  • 红手印启航,童心创未来
  • 8月2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小岗精神永流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了充满艺术氛围的智多星艺术培训中心,以“十八个红手印”这
  • 09-08
  • 鼓韵黑豆间,传承奋斗志
  • 鼓韵黑豆间,传承奋斗志
  • 7月29日,阳光洒满新北区熙悦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小岗精神永流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深
  • 09-08
  • 童心绘家乡,共悟小岗情
  • 童心绘家乡,共悟小岗情
  • 7月26日,实践团走进邹区中心幼儿园,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开展课程,引领30名幼儿穿梭于小岗村的历史长廊,聆听那段小岗人携手并
  • 09-08
  • 党建博物馆活动
  • 这次我来到党建博物馆,这里历史文化氛围浓郁。该馆现藏有文物与古籍共37000余件(套)。全馆建筑面积13600㎡,陈列面积4700㎡。展陈以
  • 09-08
  • 党建博物馆活动
  • 这次我来到党建博物馆,这里历史文化氛围浓郁。该馆现藏有文物与古籍共37000余件(套)。全馆建筑面积13600㎡,陈列面积4700㎡。展陈以
  • 09-08
  • 南工学子走访调研:深入社区,温暖夕阳
  • 法律援助普法实践团:携手正义,共筑法治社会
  • 金钥启智宿迁梦,泰州学院支教行青春绽芳华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