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愈显醇厚——这就是永恒的西柏坡精神。为进一步领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提高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党性修养,2024年7月15日,中北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会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历史的声音。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马煜琳摄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有一间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的简陋土坯房,屋里没有扩音设备,座椅从四处拼凑借来,高低不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72年前,正是在这间简陋的土坯房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亲手绘制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西柏坡陈列展览馆。李兴宇摄
踏入西柏坡陈列展览馆的那一刻,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里,时光被凝固,历史被珍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人不禁心生敬意。每一个展柜、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讲述者,讲述着西柏坡的故事。那些陈旧的文件、斑驳的武器、褪色的衣物,都曾是革命先辈们奋斗的见证。它们带着战火的硝烟,带着胜利的曙光,带着对新中国的憧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后人去聆听它们的诉说。通过这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不怕吃苦、勇于奋斗、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图为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董鹏摄
在西柏坡纪念馆内,大型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其雄伟的姿态,诉说着历史的深邃与民族的坚韧。这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卷波澜壮阔的史诗。它以凝练的线条勾勒出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让人在凝视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唤起心中对先辈奋斗历程的无限敬仰。站在它的面前,成员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心中涌动着自豪与感动,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北京林业大学”红色进京赶考之旅“实践队合照。杨杰摄
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有幸遇到北京林业大学”红色进京赶考之旅“实践队,在西柏坡纪念馆这片神圣的净土上,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对知识的渴望,两队学生们围绕着西柏坡的历史意义、革命精神以及当代价值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两支实践队不仅增进了友谊,更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西柏坡精神是融入青年大学生骨髓的红色基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他们前行的动力源泉。他们将汲取这份奋进力量,勇攀学术高峰,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未来虽充满挑战,但他们将以西柏坡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通讯员 王晓东 贾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