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河海大学学子赴南京、北京开展专业就业采访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0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引导环境专业同学思考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路线,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坚定专业学习信心,向成为有专业素养,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2024年7月10日至7月26日,河海大学“寻给溯源”暑期社会实践8名成员,在指导老师冯骞的带领下,先后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市。聚焦人才培养培训与市场需求问题,于多处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同多位河海大学环境专业95~05级毕业生开展了为期17天的社会寻访实践活动,

7月10日至7月26日间,实践团赴江宁水务、南京北河口自来水厂、江苏省规划集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寻访,通过与南京北河口水厂副厂长祖振权、江宁水务集团高级工程师刘娜、江苏省规划集团高级工程师陈智乾等河海大学环境专业优秀毕业生交流学习与工作心路历程,探索了水环境监测、给水排水,泵站水压调节,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一线工作内容,得到了有关环境专业面向就业口,环境专业就业待遇、压力、未来发展风口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据了解,环境专业虽然存在工作压力大,一线工作强度高,产业转型等不利因素,但环境专业就业总体呈现就业稳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发展机遇丰富的优势。

同时实践团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研究院所进行校友寻访。在与研究员赖锡军、吴俊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振炫等担任科研、教研职位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采访中,了解到“大环境”模型化环境治理、给排水管网机器人、结晶法,生物电池法提取水中物质等前沿学术知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内涵所在与培养方法。环境专业的先进发展方向。深耕科研岗位多年的赖锡军研究员表示,环境专业知识门槛高,与科研需求关联性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阶段打好基础。李振炫教授在回忆自己的科研历程中说到:“善于用细致的眼光去发现问题,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组成看似高深的科研工作的一砖一瓦”。环境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仍有许多尚待探索开拓的空间,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

此外实践团还与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首任院长王惠民老师展开座谈交流,了解了河海大学环境学院从无到有的发展史,听老院长讲述了全中国环境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开拓之路,领会到环境前辈们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此外还探讨了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对毕业生的平台支持,河海大学环境专业的独特优势所在。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将课本知识、校园生活与社会实际,就业生活联系起来,领悟了二十大“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学好专业知识”的深刻含义。体会到环境专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具体影响。体会到唯有深究专业知识,广研新兴技术,才能适应国家与社会需要,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体会到唯有增强专业认同感,责任心,呼应时代大局需要,踏实完成学业任务,才能解决就业疑难,成为建设中国环境事业的可贵人才。

    河海大学“寻给溯源”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任编辑:陈福源、杨文礼

 

作者:李冠含 来源: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西南石油大学电信院暑期三下乡活动
  • 为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西南石油大学志愿者团队于2024年7月15日前往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聚居区甘
  • 09-02
  • 浙海大学子踏上海岛基层之旅,探索登步岛“幸福键”秘诀
  • 海大学子乡村行:访六横医疗前沿,探乡村健康之路
  • 红色传承铸初心,慢病防控牵万家
  • 绿色行动,分类生活:理院引领绿色新风尚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青春献乡村,美育润童心 
  • 三下乡-民俗文化传承及保护对策的调研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