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陕南山区,探索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新路径
2024年7月15日至29日,安康学院教育学院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农村基础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的深度调研活动,用实际行动开启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努力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撰写访谈提纲并完成教师、学生的问卷制作,为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团队成员深入石泉县的池河、迎丰、饶峰、两河四镇及其政府机关,以及中池镇中心小学等五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亲身体验了当地自然环境、教育资源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建立了直观的认识。
调研发现,近年来陕南山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着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佳、优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陈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等挑战。同时,农村教育丰富的自然和传统知识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所学进行了积极地讨论,也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性的建议。他们建议创新教育模式,用好“三个课堂”,探索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政策支持和专业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十数天的调研,使团队成员掌握了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的一手资料,接触到真实的教学场景,也了解了地方政府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工作现状以及教育政策。此次调研活动,为参与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认识到不同地区教育的差异和需求,激发起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团队成员表示,他们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的同时,也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繁荣的农村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展望未来,安康学院教育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学校的合作,深化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担当与责任,为乡村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共同描绘美丽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