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8月28日电(通讯员刘思彤)为了解淮南本土文化,践行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党史,安徽理工大学文化溯源实践团队于7月22日至7月27日前往寿县追根溯源,参观文明遗迹,拾取文化瑰宝。此次活动涵盖了寿县豆腐文化馆、楚文化博物馆、第一面党旗纪念馆以及对寿县非遗文化的深入探索,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楚博蕴史,古韵流芳”—— 楚文化博物馆之旅 三下乡队伍走进楚文化博物馆,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展现着楚地的辉煌。在这里,队员们感受着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着历史的智慧和力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诉说着楚国当年的强盛与繁荣。同学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大家了解到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楚文
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决心。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三足羊首铜鐏 “豆腐溢香,技艺传扬”—— 八公山豆腐的传承 来到八公山,那飘香的豆腐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队员们深入了解八公山豆腐的制作工艺,从选料到研磨,从点卤到成型,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匠心独运。大家品尝着鲜嫩的豆腐,赞叹着传统技艺的魅力,也思考着如何让这一非遗美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从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传奇故事,到传统制作工艺的精细展示,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寿县豆腐文化的深厚底蕴。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豆腐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们纷纷表示,要将寿县豆腐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
图为志愿者体验磨豆腐
“党旗飘扬,红色领航”—— 小甸镇第一面党旗纪念馆感悟 踏入小甸镇第一面党旗纪念馆,红色的气息扑面而来。队员们在这里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功绩。那一面面鲜艳的党旗,象征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纪念馆内的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让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在红色的洗礼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图为志愿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第一面党旗纪念馆
“纸艺灵动,童心传承”—— 非遗折纸点亮希望
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队员们来到小朋友中间,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动物。队员们耐心地教导,孩子们认真地学习,非遗文化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传承。纸艺灵动,童心绽放,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为志愿者在与小朋友互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寿县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将把寿县的文化魅力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乡村文化振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寿县的文化振兴将会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