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四代翰林,薪火相传:安徽学子探访赵朴初故居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四代翰林,薪火相传:安徽学子探访赵朴初故居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8月13日太湖电(通讯员 叶子)在安庆市太湖县,这片孕育了无数才子的状元故里、文化摇篮,历史的长河沉淀了深厚的文脉。赵氏家族,这片土地上的书香望族,以“四代翰林”的传奇,绘就了家族教育与家风传承的华章,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同古籍中的墨香,历久弥新,为人津津乐道。
 
01 团队师生在赵朴初文化公园前的合影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 供图。
 
2024年8月11日至12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踏入了暑期社会实践旅程的第三篇章——安徽省太湖县寺前镇,赵朴初故居所在地。
 
观先生塑像,纪桑梓之情
 
02 团队成员瞻仰赵朴初雕塑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供图。
2024年8月11日,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赵朴初塑像馆。赵朴初雕像静静地屹立在塑像馆内,它以雄壮的姿态展示出一种永恒的美,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力量与庄重。瞻仰在前,团队成员就深深感受到了赵朴初先生作为一个文化巨匠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思翰墨留香,传代代薪火
 
03 团队成员参观陈邦织专室壁画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 供图。
 
04 团队成员参观走访四代翰林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 供图。
 

05 团队成员参观走访四代翰林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 供图。
实践队员接着依次来到了介山堂(赵文楷字介山)、陈邦织专室和四代翰林室,对太湖县赵氏家族有形之家族人物与无形之家族精神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陈邦织专室内,团队成员通过壁画图片、记载展物、留存文稿等资料,详细了解到作为赵朴初的夫人,陈邦织同样是一位充满爱国热情和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人,也在陈邦织晚年对赵朴初的回忆中深切地感受到二人之间的伉俪情深;在四代翰林内,团队成员知晓赵氏后裔一直秉承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忘旧,言不崇华”这一家风家训,潜心诗书,清风不息,得以明白有如此深厚明理的家学家风的熏陶,赵氏家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代代相传,这给团队成员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感触。
寻伟人足迹,悟榜样力量
2024年8月12日,团队成员展开了对赵朴初个人的考察和调研。在赵朴初故居生平展览中,成员们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回顾了其爱国奋进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作为民进先贤,参与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动人故事;也了解到赵朴初先生以其高超的书法技艺和对佛教文化的研究成果而著名,被誉为“书法佛教双绝”。“这次参观我感触很深,赵朴初先生的事迹引导我们从善爱国,激励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民族复兴之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践团成员陈婧娴在参观后谈道。
 
06 宣传队员拍摄故居内赵朴初个人佛教物品 安徽师范大学苗飒飒 供图。
 
感太湖之人杰地灵,溯太湖之优秀家风。在这次对赵朴初个人和赵氏家族的探访中,团队成员被赵家四代翰林的辉煌成就深深打动,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家族中众多杰出人才的传奇故事,这也让“田田”们更加明白,要继承和发扬赵朴初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让团队成员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
 
作者:叶子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因齿出彩”躬行实践传爱意:从“齿”相遇,笑逐颜开
  • 厦门绿意浓情
  • 仰恩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美丽厦门”赴厦门暑期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 09-03
  • “因齿出彩”实践队“喜迎七一,共同缔造全民健康”
  • 秦淮双院展风采,中医文化润人心
  • 秦淮双院展风采,中医文化润人心
  •  7月16日至7月17日,河海大学“水泽桑榆晚,中医健康行”志愿服务队,在秦淮悦华悦康护理院与秦淮中医院,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
  • 09-03
  • “因齿出彩”实践队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守护学生笑容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