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海波核安观察队携着对科技与自然和谐共鸣的追求,前往福清市前薛村进行深入理解核能技术的发展、公众对核能的认知态度,以及核电站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中的角色。在习近平总书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的光辉照耀下,观察队成员们满怀激情与责任,期望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与广泛的交流互动,揭开核电技术的神秘面纱,探索绿色能源领域的崭新路径。
福清核电站深度对话,民意与科技和谐共鸣
7月15日,实践队前往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福清核电站的宏伟蓝图,更深刻感受到了"华龙一号"作为全球示范首堆的重大意义。然而,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并非一蹴而就。为了深入了解民众对核能的认知和态度,实践队队员们决定深入薛前村,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
队员们在薛前村内向村民进行线下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通过调研,队员们发现大多数村民均表示支持国家核电,支持清洁能源,并表示积极支持家人子女投身于核事业为祖国做贡献,可见大家对核能的认识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再“谈核色变”。但也有部分村民对核能的利用还是很不理解,对核能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这说明核科普工作还要继续进行。
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核电作为绿色能源版图上的璀璨明珠,其发展之路需以科学为舵,管理为帆,创新为桨,方能稳健前行。同时,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大学生,更应将把这份感悟带入到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为绿色能源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