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农学子三下乡:机械深耕“双统分管”路,集约赋能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至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吉林榆树土地集约化经营调研队走访了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大川合作社),深入田间地头,与合作社成员及当地农民进行交流,详细了解了“统种统收分管”模式的运行逻辑与实践成效。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收集了详实的一手资料,更对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为现代农业发展总结出一系列值得借鉴与推广的“榆树经验”。

图为团队成员与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影(高远 摄)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汇;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地处榆树市新庄镇,成立于2011年9月21日,是全市最早进行土地托管、推广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合作社,同时也是托管面积最大的合作社。近年来,榆树市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统种统收分管”的土地托管模式,充分发挥了合作社规模化、科学化、机械化经营的优势,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统分结合”:大川合作社现代农业增效之钥
“统种统收分管”模式,以合作社为平台,将土地集中管理,统一规划种植与收割,同时将具体耕作责任细分到户,实现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粗放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在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吉林省榆树市大川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市率先实行“统种统收分管”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模式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大川合作社通过实行“统种统收分管”模式,共托管了131户农户的5505亩耕地,实现粮食增产超62万斤,助农增收62万余元。同时,该合作社还通过引进大型农机具、加强机械装备引进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机械服务能力,大大加快了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成功经验多次在国家和省市会议进行交流推广,先后被评为长春市“土地托管十佳合作社”、吉林省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合作社理事长孙大川被评为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理事、全国《农合之星》优秀人物。

图为合作社理事长孙大川向团队介绍农机设备(高远 摄)
“双轨激励”:大川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之翼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大川合作社成立初期曾采用土地租赁的托管模式,但受限于资金、机械等因素,规模并不大。自2015年起,为了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作社开始创新土地统种统收分管模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收获和分散管理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高效化。合作社实行了“合作社+农户”双轨并行的激励机制,农户不仅能够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通过参与合作社管理获得额外收益,有效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此外,合作社还建立了透明的收益分配制度,确保了农户的权益,以此促进了合作社的稳定发展。大川合作社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合作社理事长向团队成员介绍项目招标情况(于清欢 摄)
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收获成长,在问题与挑战的应对中走向成熟。作为新时代的农林高校学子,我们深知,青年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在拼搏与奉献中绽放绚烂光彩。
 
作者:索琦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