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林学子在行动——葆育传统非遗,助力社区融媒

发布时间:2024-08-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响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号召。2024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的六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实践团队,来到了南京市鼓楼区的热河路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足“葆育传统非遗,助力社区融媒”,结合非遗特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协助社区开展多期非遗进社区活动,为产业振兴注入“新”质力量,让传统非遗的“老树”生出“新芽”。

  7月30日,社区居民在南京面塑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钱翠芳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主题为“非遗面塑制作《听党话、跟党走》”的面塑技艺。居民们从面塑的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掌握了塑形、上色等基本技法。针对此项活动,小组成员们与社区基层干部们分享了新闻稿件撰写思路和视频拍摄技巧,旨在帮助社区更广泛地传播非遗技艺的魅力与价值。


实践团成员在南京热河路社区协助非遗面塑活动。黄文冰/摄

8月6日,实践团再次来到社区,协助钱翠芳老师举办“我是非遗小小讲解员”活动。小朋友们不仅学习到专业的非遗知识,还化身非遗讲解员,录制了多个宣传秦淮灯彩、南京面塑等传统非遗技艺的小视频。实践团中来自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的董婉婷还在活动后对小朋友们进行采访,积极探索童心下的非遗。

“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思,是平时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内容。”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非遗进社区的活动既帮助他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趣且充满意义。


社区居民与小朋友们正在学习专业的非遗知识。黄文冰/摄

  除了与孩子们的互动,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热河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利利,与其深入探讨了社区在非遗传承活动中的角色与共享。

“热河路非遗进社区的活动,不仅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同时也能够促进 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于构筑社区共同体有很大的作用。”孙利利如是说道。



热河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利利及实践团成员在社区活动室留影。黄文冰/摄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细致整理拍摄素材,将其剪辑成社区非遗宣传片进行多平台的发布与推广。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也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的平台,了解和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本身就是从广大劳动人民手下,从社区之中孕育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将非遗还给社区,让社区再次成为非遗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董婉婷笑着说道。

  据悉,实践团将持续打造非遗融媒团队,以非遗文化为引领,持续进行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的双向互动模式,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创新性探索基层宣传新模式,为打造朝气蓬勃的非遗文化宣传新局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董婉婷、朱雯蝶)

作者:董婉婷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深入挖掘党建的生动实践
  • 乡村教育添新彩,武汉科技大学梦载星河实践队带来小语种课堂
  • 系好第一粒扣子,武科大梦载星河实践队开展廉洁教育系列课程
  • 夏日爱心补给站,团团为您送清凉
  • 夏日爱心补给站,团团为您送清凉
  • 随着酷暑天气的到来,泾县团县委从7月31日起至8月30日,在城内开展“团团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为辛勤工作的户外劳动者们带来一丝
  • 08-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