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7日上午前往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实地走访,交流访谈等方式了解回民村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效。
薄弱起步,砥砺前行
从对回民村乡村振兴主要带头人马自洋的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回民村发展起步的基底比较薄弱,在马自洋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从砂石路到水泥路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回汉村民交往交流交融。此外,回民村与村趣公司合作,建立了老年食堂、民宿烧烤、健身设施等项目,以及举办油菜花节。通过这些项目和活动,回民村与周边村民建立了友好关系,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据马自洋介绍,回民村在积极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号召的过程中,不仅致力于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还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团结精神,主动帮助周边村民来回民村务工。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经济上的互助合作,更在深层次上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未来,回民村将进一步优化升级自来水工程,打造更多精品项目。
产业兴农,富民增收
回民村党支部书记刘卫东提到,回民村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为保证产品质量,他严格把控生产流程,引入现代科技管理,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回民村积极推动半机械化与水肥一体化的农业技术应用,这些创新举措为村民带来了更为丰厚的经济回报,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此外,回民村通过肉牛和肉羊养殖,不仅发展了当地的特色产业,还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回民村将返乡创业、就业年轻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同时,也经常关注当地村民在外务工情况,积极引导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为回民村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回民村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村民们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与归属感日益增强。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此次采访凝练成报告与案例,广泛传播,以供更多地方参考借鉴,携手并进,在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上共创繁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