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绿色生活
一、实践背景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垃圾数量持续攀升。这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营造清洁美丽的社会环境,当代青年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使命,增强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添砖加瓦。
二、实践过程
这个暑期,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的“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暑期实践小队来到南通如东县的于港初级中学,致力于向同学们传播垃圾分类的知识与理念,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一)课间宣讲
队员们利用同学们的课间休息时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宣讲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目的、方法和好处。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兴趣,队员们巧妙地融入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游戏。在宣讲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参与互动。他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并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响应号召
实践小队与同学们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号召,鼓励于港初级中学的同学们携手共建生态文明。队员们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节,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三)多样活动
1、卡片问答
队员们精心准备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各类问题卡片,让同学们在思考和回答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2、游戏互动
设计了有趣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同学们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3、知识讲座
开展专业的知识讲座,系统地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和处理方式等。
4、实践操作
组织同学们进行现场的垃圾分类演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良好的分类习惯。
三、实践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烈的意愿去践行。他们明白了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也掌握了正确的分类方法。
在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在学校内部推广垃圾分类,更有望通过同学们将这种意识和行动传递到家庭和社区,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实践结束后,参与的同学表示在此次活动中更深刻地了解到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能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明白了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响应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号召。
四、个人感悟
此次暑期实践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和宣传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垃圾分类的推广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大家坚持不懈,从青少年抓起,逐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就一定能够实现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队员们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这让队员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是能够为未来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同时,这次实践也能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各展其能、密切配合,才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能过亲身参与本次实践活动,向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宣传关于垃圾分类的国策和法律知识,队员们感到非常荣幸,不仅为促进垃圾分类的工作贡献力量,并且自己也收获到了许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未来,队员们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努力推进环保事业,为建设清洁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砥砺前行。同时,大家也会积极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而努力。
作者:速芮莹
作者:速芮莹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党史宣传全面开花
- 为充分宣传党史,湖北医药学院“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1日来到了丹江口市大坝景区,旨在结合当地特色党史文化,更好的宣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