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绿色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垃圾分类自2019年开始正式实行一直至今,其目的在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更重要的是能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学习并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知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率先示范作用。因此,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作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将于2024年7月9日前往金沙中学,对高中生们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演讲活动,让他们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同时了解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争取他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目的是通过此次实践,让更多人切实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了不耽误行程安排,一大清早“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实践小队来到了金沙中学,由于提前和老师沟通好了的缘故,队员们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很快来到了宣传班级中。宣传内容大体以“垃圾分类的意义”,“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等为主。在宣讲过程中队员们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渴望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热情,在他们学习并了解垃圾分类的同时,也加深了队员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例如,厨余垃圾可以通过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回收垃圾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等等。在宣讲结束后队员们通过填写问卷以及采访的形式了解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一些看法。
从采访以及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得知,许多同学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所了解的垃圾分类知识局限在了宣讲中,也就意味着更多人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认知处于一个模糊状态,也就导致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分类投放不准确等。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认为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首先,队员们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实践小队能提供的分类知识是很小一部分,需要长期的教育才能提高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其次,学校应设置分类垃圾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垃圾分类需要全体师生和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体系。
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取得了许多科技和经济上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大到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小到乱扔垃圾,垃圾分类不正确。大家深知,垃圾分类不仅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此,人们要付出行动来改变这种情况,让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队员们都坚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和谐的社会。通过科学的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甘语瑄
作者:甘语瑄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党史宣传全面开花
- 为充分宣传党史,湖北医药学院“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1日来到了丹江口市大坝景区,旨在结合当地特色党史文化,更好的宣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