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垃圾分类,助力绿色生活
习近平主席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故而在此次会议后各地政府推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项目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垃圾分类就是其中的项目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的无分类投放会导致人类失去宝贵的自然资源,待之自然,受以自然,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存,才会有长远发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垃圾分类俨然是大势所趋,全国上下都在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全面实现垃圾分类社会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中国的垃圾分类自2019年正式实行到如今的广泛推行,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现如今,大学生是青春力量的主力军,垃圾分类的推广责任理应肩担一二。因此,为了让垃圾分类更好的普及,让更多人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暑期实践小队于2024年7月9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专项实践活动。近年来,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校园内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为了加强师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开展一系列的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活动,并同步进行校园内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调查采访。
2024年7月9日上午,实践团队到达金沙中学,主要针对高一、高二同学进行宣讲,宣讲内容涵盖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回收流程等知识。通过宣讲活动,师生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宣讲活动也提高了师生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实践团队共同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采访,对师生进行了采访,调研当代校园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队员们还对部分师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成果如下:
(1)大部分师生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师生对具体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存在模糊认识。
(2)师生们普遍认为,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提高垃圾分类效果的关键。
(3)部分师生提出,学校应增加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如增设分类垃圾桶等。
(4)有师生建议开展更多形式的垃圾分类活动,如知识竞赛、创意设计等,以增强垃圾分类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和调查采访活动,我校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校园内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部分师生的垃圾分类知识仍然存在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同时,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设施仍有待完善。针对校园内垃圾分类的普及,我有几点建议与展望:
(1)继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水平。
(2)完善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设施,增设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进行垃圾分类。
(3)开展更多形式的垃圾分类活动,如知识竞赛、创意设计等,增强垃圾分类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建立长效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队员们也将继续努力,为建设更加绿色、环保、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同时,队员们也希望本次实践活动能够为其他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曹嘉倩
作者:曹嘉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党史宣传全面开花
- 为充分宣传党史,湖北医药学院“党史青年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1日来到了丹江口市大坝景区,旨在结合当地特色党史文化,更好的宣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