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愈发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提升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暑期实践小队于今年7.8日暑假组织并参与了“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一所团队成员提前联系好的中学,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宣讲和采访活动。
小队成员刚进入班级就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热情,大家都在积极的配合也非常乐意共同去学习和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这次活动里面团队小组成员主要分工为宣讲,采访以及拍照记录。采访的小组成员也是从多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了解,宣讲的小组成员也积极的通过PPT的宣讲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和学习,并进行了互动。
一:前期准备
- 查阅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标准和科学知识,制作宣讲PPT。
- 联系初中学校,确定宣讲时间和地点,准备宣讲材料。
- 设计采访提纲,确定采访对象(学生)。
二:宣讲活动
- 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内容涵盖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常见误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技巧。
- 利用PPT展示和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采访活动
- 在宣讲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情况以及个人实践情况。
四:后期整理
- 将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报告和图片资料。
- 对宣讲和采访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五:实践成果与收获
1.提升了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通过宣讲和采访,学生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为创造绿色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发现了垃圾分类实施中的难点
在采访过程中,小队成员也发现了一些垃圾分类实施中的难点。例如,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标准不够熟悉,容易混淆;一些家庭没有设置分类垃圾桶,导致家中垃圾分类难以实现;社区内的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垃圾分类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将进一步向相关部门反映,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改进。
3.个人能力提升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们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队员们也能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更加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社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当代大学生,队员们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队员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共同为创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未来,队员们将继续关注垃圾分类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政策变化,积极投身到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的团队协作可以明白,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去进步去改变让自己得到充实的同时也会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作者:陆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