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年观建设:公园城市,民生所期

发布时间:2024-08-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曾有诗咏:“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成都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公园城市”的理念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2024年7月8日,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公园城市小分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一段探索之旅,他们深入成都市规划馆和青龙湖湿地公园,开展以“公园城市发展现状的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穿梭于城市的绿道与公园之间,与市民亲切交流,记录下公园城市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与提升。

穿越时空的视角:成都市建设馆中的古今交融

  在英国的《观察家报》中城市规划馆被誉为"城市发展的缩影"。它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规划馆扮演着一个交流过去与未来的双重角色。它的一面是对历史的致敬,珍藏并呈现了城市演进的丰富历程。而另一面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揭示了城市在未来数十年可能展现的面貌。若想一窥城市在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蓝图,城市规划馆无疑是探索这一奥秘的理想之地。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市规划馆一探究竟。

图为规划馆一楼序厅处。欧阳亿康供图

  进入规划馆一楼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巍巍雪山下烟火气息浓厚的城市图景,图片中“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两行字十分地醒目。同样这也是市规划馆展示内容的重点。

  跟随着规划馆讲解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规划馆二楼。二楼主要分为城市历史厅、历版总规修编沿革厅以及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厅。城市历史厅介绍了成都千年城市文明史以及以及今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高超智慧;历版总规修编沿革厅介绍回顾了1954版、1982版、1996版和2011版总规,展示了最新一轮城市总规概要。最值得队员们关注的便是第三个展厅--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厅。在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厅内,总体介绍了“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队员们一边仔细倾听讲解,一边感受着成都古往今来的变化,对成都的认识也更进一步。

图为队员们观察城市沙盘并激烈讨论。欧阳亿康供图

  “这个沙盘做得好精致啊,天府大道、龙泉山脉、天府国际机场还有大运会新建的场馆你都可以一一找到,就跟一个mini版成都似的。看了这个沙盘,我才知道成都原来这么大啊!”来自河北的队员李涵宇指着沙盘,兴奋地说道。

  “成都的规划确实好,一环绕一环,特别有现代大都市的感觉,尤其是从空中俯瞰的感觉,十分震撼啊!看,那个好像是我们学校啊!"另一位队员杨欣锐说道。

  他们所说的沙盘,位于成都市规划馆三楼。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沙盘模型于2018年进行改造,将原有仅展示成都平原的部分进行改造细化,囊括了龙门山、龙泉山、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城区等。同时利用声光电技术,全面还原了成都地理规划概貌:天府大道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刃,贯穿成都的老城区,将其划分为两半。大道两旁,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它们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点缀,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风貌。沿着大道向东行进,穿越象征自然的龙泉山脉模型,成都的新兴城区和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在沙盘上依次展现,如同珍珠般散落。当夜幕降临,沙盘上的灯光逐渐点亮,整个微缩的成都城也随之熠熠生辉。每一个亮点都代表着城市的一处活力,共同构成了一幅璀璨的夜景图,映射出成都作为现代都市的繁荣与活力。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沙盘里的模型清晰地展示了“把城市融入大自然,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的美丽图景,以及“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城市格局。目前,该沙盘在网络上已经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参观游客均表示沙盘十分震撼。

图为实践团成员桂利辉正在使用VR互动装置进行体验观察。邹奇供图

  在VR体验区,戴上VR眼镜,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成都城市发展及建设成果。在“互动拍照”区,足不出“馆”,就可以和成都建筑地标来个亲密接触,留下合影,扫描二维码还可以下载保存照片。看完沙盘,体验了VR技术,展馆尽头,规划馆还为游客设置了“我来做规划”的互动项目。通过互动屏幕,将屏幕下方的“小区”“绿地”等选项,拖到屏幕中央的“空地”,动动手指,便能“建出”自己心仪的城市,完成后还可以获得评分……

  “以前一直觉得规划馆可能都是一些很无聊的知识性的东西,今天到这里来没想到这么有趣,不仅长知识,还能打卡互动。”队员随机采访的一位游客说道。“参观完规划馆之后,了解成都未来的发展蓝图,感觉很振奋,很有信心。发现成都不仅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队员李涵宇表示,自己便是被成都大运会所吸引才选择来到成都读大学,身边许多学长学姐毕业后都选择留在成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己也会为成都的建设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青龙湖探秘:成都公园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规划馆的理论探索之旅后,青龙湖湿地公园成为了他们探索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的重要一站。青龙湖湿地公园是成都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绿肺”,同时天府绿道也穿插其中,是周围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前不久,“公园20分钟效应”刷屏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众多网友纷纷尝试,“亲测有效”“让我很快乐”是他们真实的心得体会。傍晚时分,青龙湖湿地公园便成为了市民实践“公园20分钟效应”的理想场所。实践团成员用镜头记录下了青龙湖旁晚时分市民们的活力场景。市民们或悠闲地散步,或在骑行挥洒汗水,展现出公园城市带给人们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自从公园建成以来,我每天都来这里散步,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一位当地居民分享道。另一位市民表示:“公园城市的建设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公园内湖水清澈,水生植物繁茂,为多种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实践团成员在湖边观察并记录了包括白鹭在内的多种鸟类,这些生物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图为青龙湖傍晚一瞥。欧阳亿康供图

  青龙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只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的冰山一角。实践团成员通过与市民的交流,了解到他们对公园城市的看法和期望。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实践团队收集了百余份市民的反馈。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公园城市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在关于市民对公园城市未来建设的建议这一问题上,“设施”一词是最高频率出现的,这说明公园城市的相关配套设施亟待解决,而超九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为享受更好的公园和绿地设施而支持相关的措施。

  通过在青龙湖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公园城市理念在成都的实践成果。他们认识到,公园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增加绿地和公园,更是对城市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市民幸福感的全面提升。实践团成员桂利辉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城市规划对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未来我会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志愿服务,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贡献力量。不仅是青龙湖的“公园20分钟效应”,还有社交媒体上特种兵夜爬龙泉山,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离不开公园城市的建设。当自己心力憔悴之时,不妨和好友一同,试试“公园20分钟效应”亦或夜爬赏一次日出,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让自己充满电继续出发!

作者:欧阳亿康 来源:成都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弘扬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
  • 弘扬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
  • 近日,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家精神”社会实践百人团小分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
  • 08-17
  • 基层服务显担当,乡村振兴我助力
  • 2024年夏季,随着炙热的阳光洒满大地,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星火电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张家港市,开展了一系列“心系家
  • 08-17
  • 微光汇聚,照亮前行路——基层服务新篇章
  • 文明交通,你我共守——志愿者协助交警管理交通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