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常州大学“三下乡”:了解“梳韵匠心”,探秘古法工艺

发布时间:2024-08-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4日上午,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梳韵匠心队前往了常州市钟楼区,在那里团队成员们仔细参观了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进入梳篦手工制作车间观摩并亲自动手参与了梳篦的制作。


图1:团队成员合影

      梳篦博物馆的整个展区分为两大部分:梳篦历史文化展示区和梳篦工艺制作展示区。从梳篦的历史与传说,到制作工具、原材料,再到各历史时期制作的各式梳篦,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图2:博物馆展区

参观:走进充满历史沉淀与艺术精华的世界

      展区内展出的物品主要是文人字画、名人签字、梳篦文化藏书、梳篦制作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梳篦。文人字画、名人签字类展品的内容大多是梳篦的历史传说和对常州梳篦的赞许,其中书法作品“宫梳名篦”居多;梳篦文化藏书则是与梳篦制作工具搭配共同展出,梳篦文化藏书讲述着梳篦的制作工序,工序中所需要到的工具则摆放在一旁,有刻刀、砂纸、剪刀等;梳篦类展品是最多的,从最早的竹木制梳篦到后来的象牙、水牛角和贵重金属制成的梳篦,形状、图案极其丰富,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古老的梳篦起源到历代梳篦的演变,从制作工艺的传承到创新发展,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梳篦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成员们对展出的物品感到惊叹,不时驻足观看,被眼前精美的梳篦所吸引,为古人的智慧和巧思所折服


图3: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

制作:领悟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在结束馆内参观后,整个团队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手工制作梳篦的车间,团队成员们先是怀着好奇心聚精会神地观摩工匠师傅制作梳篦:工匠师傅的手指灵活地操作小刀划过木质表面,一刀又一刀后梳篦的形状在他的手中逐渐显现,然后他拿起砂纸轻柔地打磨每一寸木料,直至触感顺滑,再然后他在梳篦上细致地雕刻出图案,最后他为梳篦涂抹上一层天然蜡油,整个过程娴熟而从容。


图4:工匠师傅制作梳篦

       观摩过后,团队成员们激动地拿起了制作工具,在工匠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着雕刻、打磨,感受着制作梳篦的艰辛与乐趣。通过亲手实践制作梳篦,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和匠人精神的伟大。


图5:团队成员体验制作梳篦

宣传:传承并发扬非遗文化之美

       就大学生如何宣传常州梳篦,团队成员岳晨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大学生可以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建立博物馆的官方账号,定期发布有关梳篦的历史、制作工艺、收藏品等介绍内容,在互动方面,博物馆可以举办线上问答、摄影比赛或短视频挑战赛,鼓励网友参与并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团队成员韩仰也表示:这种亲身体验让我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不仅是一个了解传统文化对的好地方,也是一个感受匠心精神和艺术美感的绝佳场所。

      7月4日下午,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成员们也收获满满。在即将离开常州市龙城梳篦博物馆之际,团队成员们听着馆长对梳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讲述,这让团队成员们看到了非遗传承者对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决心。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们对梳篦历史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团队成员们将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的保护工作,并将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的人。


图6:团队成员合影


 

 


 


 

作者:“梳韵匠心”队 来源:常州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弘扬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
  • 弘扬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
  • 近日,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家精神”社会实践百人团小分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
  • 08-17
  • 基层服务显担当,乡村振兴我助力
  • 2024年夏季,随着炙热的阳光洒满大地,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星火电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张家港市,开展了一系列“心系家
  • 08-17
  • 微光汇聚,照亮前行路——基层服务新篇章
  • 文明交通,你我共守——志愿者协助交警管理交通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