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员 范吴昊)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在2024年7月13号至8月13号,小组成员开展了一次长达一个月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对生态文明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月13号,小组成员分别以南通水绘园和天水翠湖为目的地展开了调查。水绘园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以其独特的水景和园林艺术而闻名。天水翠湖公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天水麦积城区段,是集城市防洪、生态治理、文化传承、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公园。
本次小组调研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
小组成员前往调研区域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和相关社区,观察生态环境变化和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与此同时,还设计针对居民和企业的问卷,了解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态度及其参与情况。最后,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政策实施数据,评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本次调研分为三个阶段:在7月13号到7月15号的准备阶段,在这段世间里,小组确定调研目标和范围,设计调研工具,协调调研团队成员。之后的二十多天里,就是实施阶段,分处两地的小组成员开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尽心尽力,最后在8月10号开始至13号,进入了总结阶段,整理和分析数据,完成了调研报告。
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队伍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区开始采用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如使用清洁能源、推行垃圾分类、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等,这些做法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被调研区域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生态保护区、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大多数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如志愿植树、参与环保公益项目等。
通过一个月的调研,小组发现了生态保护力度增强,绿色发展模式逐步推广,公众意识显著提升。 最终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文明形态。相信这次实践调研活动带给每个人的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知识,还有对未来及工作方式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