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暑期三下乡:黄河神韵贯九州
为实地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8月13日深入黄河沿线,抵达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来到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了解黄河治理的发展历程,并向当地居民宣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重要性。
实践队员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 闫溢洋摄
实践队伍首先抵达黄河文化博物馆,有幸参与到《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文化活动中,在西北大学教授席会东的主题分享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黄河文化的概念意涵,精神特质以及中华复兴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分享结束后,在讲解员徐梦田的带领下,参观了包括序厅等六个展厅。从黄河流域的自然历史、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方面多角度探索了黄河文化的孕育发展历程。以文字,图片,VR体验,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实践队员的参与度与体验感。通过在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实践队员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实践队员们分发宣传单 闫溢洋摄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伍选择在人流量大的区域,通过对当地居民分发宣传单,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政策的方式,提高居民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的意识。倡导当地居民保护生物多样性,打击非法捕猎和采集,积极投身于发展绿色产业等。
实践队员们在黄河文化博物馆与工作人员合照 闫溢洋摄
博物馆通过展示黄河流域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史,使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有助于增强当地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文化建设和传承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