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服务“三农”的宗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语商兴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自7月1日至7月22日,深入多个地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与实践活动。实践团主要以十堰农村为实践开展地,以农副特色产品为切入面,深度剖析蕴含潜力的乡村农副特色产品,同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借助直播平台将特色农副产品带到大众视野。
图为团队成员在学校大门合影 张子豪摄
学助农经验,寻振兴之道。为了初步了解十堰当地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实践团来到了十堰日报产业园旗下的小蜜蜂电商。在该公司刘主任的接待下,实践团了解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刘主任以专业视角阐述道:“促进农副产品特色化发展,关键在于有效调和供需关系,确保市场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随后,考察团成员观摩并学习了小蜜蜂电商在商品推广方面所制作的宣传视频资料。刘主任着重指出,当前助农平台需要创新宣传方式,跟上时代潮流,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助农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蜜蜂电商交流学习 张子豪摄
田间地头忙,实地深调研。为进一步了解农产品在十堰各地的现状,深入剖析其产业链发展态势,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队员们精心规划了调研路线,分别前往了黄龙镇回龙村、郧阳区柳陂镇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了详尽而系统的实地调研。实践团不仅关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情况,还深入了解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同时,队员们还与当地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数据。通过这些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队员们不仅掌握了十堰地区农产品的最新动态,还为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在回龙村,队员们在勾书记的引领下,对荷花产业园进行了深入考察。勾书记详细阐述了荷花的两大销售渠道:其一为即时采摘即食,保留了荷花最新鲜的风味;其二则是将荷花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进一步挖掘其经济价值。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深刻认识到该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这一自然条件虽赋予了荷花产业园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但同时也成为吸引外部游客的一大挑战。针对此难点,团队表示将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助力回龙村克服地理局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荷花之美,促进当地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荷花产业园 张子豪摄
在柳陂镇,团队成员跟随当地农民伯伯,走进温室大棚,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在这里,智能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让传统的农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队员们一边认真聆听农民伯伯的讲解,一边亲手操作,体验着现代农业的便捷与高效,心中不禁对科技兴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民伯伯交流 明颖摄
促语商兴农,助乡村振兴。团队成员将安阳西瓜,回龙村的莲蓬莲花,曲青圣女果,房县黄酒,红塔镇牛奶水果玉米,香辣鱼尾等优质农副产品搬运到直播间,利用抖音这一平台,团队成员优秀的口才与幽默搞笑的方式进行直播,结合现场吃播的形式,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得到了很大反响。这都得益于乡村优质产品,其绿色、有机的特点得到消费者看重,并作为多数人商品购买的最佳选择。所以,实践团成员也希望各大乡村组织各种人才,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将家乡的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地方,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图为团队成员助农直播合影 王勋摄
据悉,该团队成员将深化对农村地区的调研力度,旨在全面掌握特色农产品、农业旅游等领域的详尽信息。在此基础上,他们将继续运用直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广十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新时代的“三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