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非遗面塑造石榴,实践守护团结花-兰州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共育石榴籽,同筑中国梦”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21日,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共育石榴籽,同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包头市东达山非遗面塑工作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沉浸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青年力量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包头市东达山非遗街区的面塑工作室里,非遗面塑传承人刑茹的学生、区级非遗面塑传承人韩老师为实践团展开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之旅。随着面塑的历史、种类与制作流程的详尽讲解,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面塑技艺在包头市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韩老师还强调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背景。尤其是以石榴为代表的面塑,不仅象征着“喜”的文化内涵,还寓意着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生共存。实践团在体验制作石榴面塑技艺之际,更希望能用青年之力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实现和谐繁荣的未来。

此外,实践团成员向韩老师提出工作室牌匾上翻译的修改意见,展现了成员们在专业上的责任感,也传递了对非遗文化传播的真诚关怀。
实践团还热情地提出,将借助西、法、英等语言帮助非遗传承人制作非遗面塑宣传视频,以向外国友人介绍面塑的文化内涵。让各国人民通过文化的桥梁,横跨时空界限,感受这份来自包头的艺术韵味。
实践团通过本次非遗面塑实践,加深了对团结与融合作为文化基石的理解,坚定了投身于多民族团结进步与多语种宣传事业融合发展实践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当好宣传者、示范者、践行者,时刻准备为各族人民的福祉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张绮芮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踏寻红色足迹,感悟时代使命
  • 踏寻红色足迹,感悟时代使命
  • 为了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
  • 08-14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蚌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子赴淮南市博物馆开展红色宣传活动
  • 电信院希冀之光支教服务队赴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希望路暑期社会实践队
  • 电信院希冀之光支教服务队赴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希望路暑期社会实践队
  • 棉缘科技行,乡村我振兴-科技服务小队拉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