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南石大学子“三下乡”:经历感悟革命往昔,红色实践走乡村

发布时间:2024-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标题:西南石大学子“三下乡”:经历感悟革命往昔,红色实践走乡村
7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精心策划,与富锦市大榆树镇华胜村村委会联系沟通好,组织学子们赶赴黑龙江省富锦市大榆树镇华胜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经历感悟革命往昔,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为主题,旨在了解我国民族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播洒思想火种。
 
富锦市大榆树镇华胜村,这里很偏僻,地处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这里山环水绕、平原辽阔,与南方最大的不同就是东北民居的火炕,《辽史》记载东北火炕时说“环室为床,煴火其下,饮食起居其上”。传统的东北民居一般是“口袋房”,即进门是灶房,而一侧的居室则是两间或三间相连,室内炕与屋的长度相等,俗称“连二、连三炕”,室内的大部分空间被炕占据,人们的室内生活也就集中到了炕上。进来客人,首先请炕上坐;平日吃饭、读书写字都在炕桌上;孩子们游戏也是在炕上,靠近锅灶的一侧是最热乎的“炕头儿”也就成了家中长辈居住之处。随着社会发展和条件的改变,传统东北民居的建筑样式和材质都开始逐渐“现代化”,但村里大多是老人以及一些留守儿童。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满怀热情和期待,来到华胜村有针对的开展红色走读实践,走访调研,关爱老人儿童。我们用实际行动使当地人民能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并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们在华胜村的团队活动合影

 
志愿者们跟随当地的老党员,踏上了一段探寻红色足迹的旅程。志愿者们参观了村里的抗日纪念馆,那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讲述着先辈们英勇抗敌的故事。在纪念馆前,志愿者们庄严地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誓言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志愿者们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一处隐蔽的抗日遗址。这里曾是游击队的据点,如今虽已杂草丛生,但那份不屈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每一个人。志愿者们清理了遗址周边的杂草,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缅怀。
 
图为村民提供的抗日遗址。  周凯鑫 供图

 
 
接下来的几天,志愿者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伯伯们一起劳作。东北的黑土地肥沃而广阔,我们学习了如何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从翻土、播种到施肥、除草,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汗水浸湿了衣背,但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华胜村玉米庄稼地。    周凯鑫 供图

劳动之余,志愿者们还参与了村里的文化建设活动,帮助绘制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墙画,让红色故事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唱。晚上,志愿者们围坐在篝火旁,与村民们分享彼此的故事,感受着乡村的淳朴与热情。
 
 
图为志愿者帮助村委会工作人员绘制的红色主题墙画。     周凯鑫 供图

 
 
 
 
实践的最后一天,志愿者们举办了一场成果展示会。通过PPT、视频、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志愿者们向村民们展示了这几天来的学习成果和劳动收获。村民们纷纷表示赞赏。
 
在反思会上,志愿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红色劳动实践不仅让志愿者们了解了农村的真实生活,更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不易和红色精神的伟大。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学习,将来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周凯鑫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伟大周总理的纪念馆。
  • 08-11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周总理的故居。
  • 08-11
  • 泉州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依托福建海洋文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8月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生态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了解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做法、经验及带来的成
  • 08-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