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耕乡土,传统文化赋能乡村美育

发布时间:2024-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深耕乡土,传统文化赋能乡村美育

   —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学子赴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的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于7月6日至7月12日赴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实地调研与考察为核心,旨在深入挖掘翁城镇独特的非遗历史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感受猫头狮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猫头狮是“猫”态与“狮”形相结合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清朝康熙年间,猫头狮祖师爷——肖显聪,因观猫戏鼠而悟出狮形猫步,把猫的动作与狮的性格结合起来,将平常醒狮头加以改进,改成猫头形,额角和眼睛不怒而威,形态更为机灵威猛。


                                                 (图为猫头狮表演中)

          7月11日队员们专程前往翁城省级非遗猫头狮传承培训基地拜访翁城猫头狮表演队,用心聆听他们的故事与坚守,从他们的经验与智慧中汲取力量; 在翁城文化宫,队员们认真聆听瓮城历史,对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深入研究猫头狮文化积累了丰富素材。 走进胜利村,与当地村委干部及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猫头狮文化在乡村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与从艺60余年的猫头狮传承人曾永柱的访谈中,队员们不仅详细了解了猫头狮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还直面了猫头狮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这过程中成员记录了大量猫头狮的资料材,准备深入分析翁源猫头狮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以期待更好的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图为队员们采访非遗传承人)

            在实践队多次实地调研下,了解到瓮城猫头狮传承困境体现在多方面,尽管猫头狮舞意味深长,独具特色,却很少有人花心思去学习、继承和发展,舞技濒临失传。随着舞猫头狮艺人的老龄化,年轻一代又忙于生计,猫头狮有可能随着老一辈的辞世而成为绝传。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应了解并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其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价值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不忘初心,牢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将青春的汗水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唱响青春最强音。


                                                                                                                            (图为大合照)
 
 
作者:廖少萱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伟大周总理的纪念馆。
  • 08-11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周总理的故居。
  • 08-11
  • 泉州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依托福建海洋文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8月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生态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了解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做法、经验及带来的成
  • 08-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