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酒泉市,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以酒命名的城市,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孕育了“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莫高精神”等。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种业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酒泉在服务保障国家大战略,维护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防安全、科技安全和核安全等方面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逐渐形成了以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现代化工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核产业为四大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来到酒泉的第三周,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精心安排下,甘肃酒泉实践队的队员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政务实习学习考察活动,前往玉门、金塔、肃州等地,参观学习了当地的代表性企业、基层治理机构以及红色教育基地,在“行走的大课堂”中进一步充实了自身、了解了酒泉。下面,让我们跟随实践队员们的脚步,全面了解他们的考察学习活动,一起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
01玉门铁人干部学院
铁人王进喜雕像 李济元摄第一站是铁人干部学院,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铁人王进喜的雕像,铁人似乎正在昂首阔步地迈向自己曾倾心注血的油田,“雕像的背景是壮阔雄奇的祁连雪山,‘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这是铁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雕像上方的党徽周围有47道光柱呈发散状分布,象征着铁人在他的一生中一直紧紧地团结在党的领导下。”讲解员向我们阐释了这座雕像的内涵。雕像后面就是展厅,整个展厅分为苦难经历、创业玉门、会战大庆、心系家乡和精神永存五个部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一同回顾了铁人王进喜的一生。从他历经磨难的童年,到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再到他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群众誉为“铁人”。从他只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小工,到他光荣入党,再到他写下“五讲”,将生命的全部凝结为“铁人精神”。
02玉门市市民中心
玉门市市民中心 李济元摄第二站实践队来到了玉门市市民中心,作为全国最具创造力的政务服务大厅,市民中心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有一个个井然有序的办事窗口,每个工作人员都面带微笑地耐心服务群众。并且听工作人员介绍道,办事大厅深化“五减一容缺”的改革举措,精简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为企业“松绑”、为老百姓“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办事“提速”的发展目标。同时办事大厅还有许多休息的场所可以阅读、喝茶等,让排队的无聊转变为阅读的享受,让焦急的等待转变为愉快的休闲,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效和温度。
03金塔胡杨林景区
金塔胡杨林景区 李济元摄第三站实践队来到了金塔胡杨林景区。胡杨林占地非常大,实践队首先来到了金色田园区域,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百日菊和薰衣草花海,微风拂过,走在廊道中非常惬意。很难相信,这片美丽的花海竟然诞生于贫瘠的荒漠中。随后,车继续行驶到胡杨林,戈壁滩的真面目才逐渐显现。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中挺立着许多笔直的胡杨树,还有沙枣、红柳这些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工作人员介绍道,胡杨林景区其实是防风治沙的卓越工程,是由金塔县人民为抵抗风沙的侵袭代代抗争的奋斗结果,是无数防沙人挥洒汗水播种希望的美好成果。金塔人民就如同胡杨,红柳一样深深地扎根于戈壁滩中,守护着保卫着祖国的边疆。
结语
俗语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广大青年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们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基层。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酒泉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正向着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进。实践队员们也更加坚定了擎理想火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信心和决心,日后必将珍惜韶华,发挥才干,以青春作为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