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准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截至2021年,蚌埠市博物馆共有各类文物藏品一万余件,包括了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遗物,同时也有进入历史文明时期各个朝代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等。2024年7月13日,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实践团队来到了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这次活动旨在让淮师学子亲身体验和学习历史文化,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党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蚌埠市博物馆作为此次活动的目的地,不仅因其丰富的历史文物收藏而闻名,更因其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成为学生们的首选。在这里,团队成员们有幸近距离接触并研究了多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如古代铜器、陶瓷以及历代书画等。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孕沙成珠·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馆。蚌埠历史源远流长,三万年前,西尤遗址初现准河流域人类活动的踪迹;四千年前,禹会诸侯于涂山,拉开了夏王朝建立的序幕;两千年前,该下古战场风云骤起,奠定了强盛的汉王朝基石;六百年前,明朝开国元勋汤和荣归故里,赐葬曹山;明清时期,蚌埠社会逐渐成型。接着走进了城市崛起·蚌埠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馆。通过参观我们了解自到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受其影响,逐渐由古渡乡集,转变为安徽省的交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1947年元旦,蚌埠成为安徽省首个省辖市。1949年3月,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孙家好村,制定了整个战役的实施计划。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依托资源与交通优势,将蚌埠改造为皖北工业基地,由此看来蚌埠蕴含着巨大的红色文化和改革开放之风
在蚌埠市博物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展品,例如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被誉为蚌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春秋龙耳铜罍:馆藏两件,被称为“双铜罍”,是蚌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隋青釉四系盘口壶:隋代文物,是蚌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元代文物,全世界有来源可寻的元青花仅300多件,中国保存120余件,这件元青花罐价值高达10-12亿。又如清代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银印:清代文物,是蚌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除了参观学习之外,实践团队还仔细听讲了博物馆讲解员的热情讲解,跟着讲解员参观可以让你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和背景。我们一起探讨了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讲解员提供了关于展品的详细信息,这帮助我们学习到新的知识和历史文化。并且博物馆中的展品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时代,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讲解员还介绍了展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让我们对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总之,跟着讲解员参观博物馆让我们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会,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拓展视野、提高欣赏能力和促进思考。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通过这样的聆听学习,淮师学子们意识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蚌埠市以及淮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之旅,它还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觉醒。淮师学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前辈们的辛勤努力和伟大成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这种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决心,同时也坚定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
蚌埠市博物馆之行,不仅让淮师学子们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追寻历史足迹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坐标和前进方向。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