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红梦引航寻非遗,绽放青春古韵

发布时间:2024-08-1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红梦引航寻非遗,绽放青春古韵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奔赴韶关市翁城探寻非遗之旅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的殷切期望,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的10位同学,在马璐、黄娉婷、罗维维等3位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奔赴韶关市翁城镇,于7月6日至12日展开为期7天的征程,探寻非遗之魂,唤醒那些藏于深山、失于乡野的非遗文化。
 
  接下来,让我们与“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一同领略翁城非遗文化的迷人魅力!
 

一、启航翁城——携手共谱非遗华章

 

       文化国度,繁花似锦,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可更好创新。近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梦引航 - 遗韵绽彩”实践队与广轻置业携手,共筑非遗传承之桥。双方在翁城共同开展以工艺美术“千镇万村文化行”为主题,弘扬岭南文化、讲好翁城故事的暑期活动。此次活动以“工艺美术 +”“乡村振兴 + 非遗传承”“研学 + 实践”等形式,推动掐丝珐琅、剪纸、活字印刷、潮绣等非遗课程的开展。此举不仅彰显了企业与高校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瑰宝的坚定信念,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燃起新的希望之火。
 
        非遗课程魅力无穷,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从精美的掐丝珐琅到变幻万千的剪纸,从活字印刷的智慧到潮绣的独特,实践队员们深入学习课程,探寻非遗之源。在金丝镶嵌的细腻手法中,孩子们领悟到耐心与专注的力量;红纸剪刻的过程里,他们感受到线条的灵动与创意的无限可能;字块排列的操作中,体会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丝线穿梭间,领略着潮绣的精致与细腻。他们与孩子们一同学习非遗课程的文化与技艺,并通过分组带领和引导的方式,协助孩子们完成非遗作品。他们纷纷表示,能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深感荣幸,也真切感受到了非遗工艺的匠心与传承的重要性。


                        (图为 一起学习非遗技艺)

   课程之余,实践队员们还组织了许多趣味小游戏,旨在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更好地完成非遗作品。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欢声笑语,洋溢着喜悦的氛围。

        (图为实践队员们组织玩游戏)

二、猫头狮魂——传承绵延不绝


   猫头狮,因獬、豸,狮头形状似猫而得名。2018年,它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猫头狮自古流传于民间乡野,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人心中璀璨的明珠,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与红梦引航 - 遗韵绽彩实践队一同走进古老村落,在敲锣打鼓、唢呐声声中,队员们尽情欣赏猫头狮的精彩表演技艺。猫头狮双眼炯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威严;头部毛发绚丽多彩,流光溢彩。整个表演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动作矫健敏捷、迅猛有力,令人赞叹不已,拍案叫绝。实践队员们表示,能有幸观赏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兴奋不已,对传统非遗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在与猫头狮传承人和其徒弟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现如今猫头狮表演技艺的发展现状。猫头狮传承人曾永柱表示,他从艺已超过60年。近年来,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离世和年轻一代多数外出务工等原因,猫头狮的传承面临断代的危机。如今,政府专门拨款进行补贴与宣传,并牵头推动非遗进校园项目,让古老的猫头狮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猫头狮非遗传承人)
       在与传承人的徒弟们交流互动中,队员们了解到他们在寒暑假期间来到传承地学习猫头狮演绎技艺。他们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曾遇到困难想要放弃,但因对猫头狮传承的坚定信念,最终坚持了下来。能拥有学习猫头狮的机会,他们深感荣幸。在采访中,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他们对非遗传承的执着与深沉的追求。
 

三、品地窖酒之韵——绽放璀璨光芒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而翁城最具代表性的酒当属翁城地窖酒。翁城地窖酒酿造技艺于2018年入选韶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窖酒是流行于翁城客家民俗的一种土酿米酒,其酿造技艺形成于清代。在民国时期,翁城所产的米酒远销江西、海南、广西等地,享誉华南地区。
 
        红梦引航 - 遗韵绽彩实践队有幸来到翁城,采访上庙醇酒厂徐巧雄和新锺屋酒文化文村传承人两位嘉宾。两位嘉宾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实践队员们的各种问题,让队员们对地窖酒的文化与历史有了新的感悟与了解。其中负责人徐巧雄表示,地窖酒制作过程严格遵循古法:首先选米浸泡与处理,然后清洁酒坛并晾干清洗好的大米,接着柴火煮米,将米饭处理与发酵,经两次重复蒸馏形成米酒,最后封坛深藏地下3年以上。经过这些工序的米酒,色泽晶莹剔透,口感醇厚。队员们对地窖酒的工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体会到酿酒的不易。
 
       随后,队员们跟随老板踏入酒坊内部,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实践队员们仔细观察每一个酿造环节,并不断向酒坊师父们请教问题。
 
        在与师傅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得知地窖酒销售以线下为主,凭借口碑相传吸引顾客。此前,地窖酒多为民间自酿,卫生标准各异。近年来,政府引领新风尚,统一酒坊经营与卫生标准,定期促进坊间交流。最后,老板还亲自倒上自家的美酒,盛情邀请队员们品尝,队员们品尝后赞不绝口。
 
                (图为实践队员们参观酒坊车间)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此次的瓮城非遗之旅,红梦引航 - 遗韵绽彩实践队不仅学习了更多非遗技艺,还深入探寻了翁城非遗猫头狮表演形式和地窖酒酿造技艺的现状。相信在未来,在翁城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努力下,将为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宋采燚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梦引航,遗韵绽彩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参观纪念馆,缅怀伟大总理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伟大周总理的纪念馆。
  • 08-11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参观周总理故居,传承伟人精神 
  •  8月4日,为了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寻访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省淮安市周总理的故居。
  • 08-11
  • 泉州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依托福建海洋文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绿水青山新吴起
  • 8月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生态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了解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做法、经验及带来的成
  • 08-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